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1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569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38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7930人。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96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毋庸讳言,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领导干部的权力有了“标尺”,衣食住行有了“戒尺”的语境下,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待遇变得更加规范,但也不乏存在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形势下,依然有一些单位、个人顶风作案,对中央的警告置若罔闻、心存侥幸者。报道显示,8月共查处问题3371起,占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2.8%。可见,作风建设并非一劳永逸,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好规定、好制度不落空,关键还在下功夫抓落实。透过月报情况,一个方面凸显出中央对落实八项规定是抓得越来越严、越来越细,整风肃纪的决心越来越坚定,没有松懈意思;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办宴席收礼金等一些违规违纪,依然没有引起部分领导干部的重视,在他们的眼里是不起眼“小事儿”,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三类问题依然成为违规违纪的“大头”。归根结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员干部的违规成本较低,监督的力度不够。
当然,应该清楚地看到,制度的篱笆再紧,也总有漏网之鱼;在严厉的法律法规,并不等于就能荡涤掉所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人。或许一些党员干部只是惧于高压态势才有所收敛,但还远没到自觉遵守纪律规定的程度。尤其对于越到基层,打“擦边球”,认为“八项规定”就是刮一场大风,下一阵急雨,风来草自偃,雨过地皮湿者不乏大有人在。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569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要让法纪成为不可突破的“底线”,还得下狠手、出重拳,对违纪者以“零容忍”,让党员干部别把违反八项规定当“小事儿”。
作风连着民心,作风彰显形象,作风关系存亡。无数事例说明,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上出问题开始的,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旦在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违反八项规定不是小事,得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拓宽违规问题发现途径,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得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得严格问责制度,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既要抓大,也不放小,让违纪行为没有滋生的空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剔除作风的顽疾,也非一日之功。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笔者以为,违反八项规定并非“小事儿”,“小节”不守,“大节”必失,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所以,愿监督部门能再接再厉,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始终保持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小事儿”当大事抓,经常抓、长期抓,让落实八项规定没有终点、没有止境,让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作者:鱼予)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