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唯“考核论”,须先树立“扭住”政绩观

2021年10月14日 15:08:4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大扑云 编辑:文骥

  据某些基层干部反映,因考核“指挥棒”的因素,基层个别干部在日常工作的时候,专门喜欢挑选那些被重点考核的工作,对于那些不考核或者考核比重较少的工作则选择的较少或不予关心。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些对百姓民生意义重大的工作最终却很少有人去做或者做得不够好。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之所以出现某些干部专挑与考核相关的工作来做的现象,是因为涉及到干部管理与考核的关系,干部管理又包含干部考核。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中强调,要切实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中的“指挥棒”作用,让考核结果成为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的“硬杠杠”;202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从这可以看出,干部考核工作很重要,但干部考核并不是干部管理工作的全部,也不是干部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要来个“庖丁解牛”从细微处着眼,“抽丝剥茧”分析问题,“解剖麻雀”抓实质,做到敢于“刀刃向内”,“扭住”政绩观,戒除唯“考核论”。

  政绩观宜“扭住”,忌“扭曲”。有的干部严格按照“考核内容”来完成规定动作,对其他的工作却熟视无睹。因为这样做出成绩,能够轻易被大家和领导看见,容易赢得喝彩、获得褒奖,反之做考核之外的工作并不是人人都能知道,或者一段时期内无法体现出来,不仅不易得到认同,甚至会落下怨言,虽然日后“功莫大焉”,但往往已经是“人走茶凉”,享受不到掌声了。这也是一些干部“厚此薄彼”,一味追求“唯考核论”。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为此需通过“摆正”思想,抓实“里子”,夯实“底子”,把准政绩观“扭曲”的症状,从源头树立起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在做好“考核内容”规定动作和“考核内容”以外对老百姓有益的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扭住型”政绩观。

  “考核论”宜“适当”,忌“夸大”。有的干部喜欢把“考核内容”夸大,认为考核以外的工作都不重要,甚至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都应该给“考核”相关的工作让道,于是便出现一些干部做任何工作前都要与“考核内容”对照一下,只要不属于其中的,就“听之任之”“能拖则拖”,更有甚者大搞形式主义……因此,干部在“考核内容”以外涉及学风的,要真心实意地抓学习,切勿“表里不一”;在“考核内容”以外涉及文风的,要真刀真枪地减少“材料政绩”“数据出官”,切忌“换汤不换药”;在“考核内容”以外涉及会风的,要真抓实干地讲干货、说实情,切忌“无限延伸”;在“考核内容”以外涉及群众工作的,要踏踏实实为民解忧,切忌“能拖则拖”。要以正确态度看待考核工作,戒除唯“考核论”,在日常工作中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和作为。“十四五”规划为为我国的发展绘就了美好蓝图,要想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光靠党员干部做“考核内容”规定动作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从端正政绩观做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所有与老百姓利益相关的工作,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好干部。

  (作者:大扑云)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