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期间出行高峰频繁发生充电设施“急用不够用”问题,有的充电排队要等三四个小时;有的城市仍有个别不能使用的“僵尸充电桩”无人过问,有的地方充电桩充电接口不匹配,“中看不中用”;有的景区、酒店充电桩布局空白,车主“急用没得用”。(10月12日《新华社》)
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交通出行依然是人们心中最关心的事情之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行驶的道路上,不难发现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在品牌上无论是从国外进口还是国产系列,几乎大众所熟知的汽车品牌都相应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喜爱,主要是因为其节能高效,但是,引领绿色时尚的新能源汽车的背后却也存在时刻刺痛驾驶者内心的缺点,充电难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电力保障的新能源汽车就如同一个“空架子”中看不中用。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而且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中,消费市场较为庞大的主要还是纯电的汽车,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以及用其他类型作为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相比,纯电新能源汽车有着污染小、科技感强、燃料价格便宜等优势,也因此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不过,在新能源消费市场火热的背后,却是处处存在充电难、故障多、充电时效慢的现象。虽然,我国不断完善充电装置在城市以及高速公路加油站的规划布局,但是就当前新能源汽车增量来看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导致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者无法方便的像汽车加油一样随时随地可以寻找到充电站,而在高速公路上各个服务区的充电装置基本都在4个左右,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如遇到像国庆假期等节假日期间,充电装置根本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并且充电时间较长也浪费了许多时间。
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是多方面产生的,首先作为销售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能一味只顾推销自身产品,而忘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消费者不仅购买的是企业的产品,更是企业品牌信誉带来的售后服务,充电桩实际上就是企业一个重要的售后服务内容,企业在推出新能源产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如何让驾驶者能够不为充电难而烦恼,投资布局完善公司产品旗下的充电地点这是企业应当承担起的责任。
其次,有关部门作为宏观调控者要主动作为,目前,从能找到充电装置的高速公路服务店以及城市加油站上看都有一个普遍共性,就是都存在政府和国企的色彩,因此,在完善充电装置的事情上,是否存在为了完成上级指标任务,不进行科学调研而草草了事的情况呢?总而言之,有关部门不应等到充电难的事情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更应积极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完善冲顶装置布局。
绿色出行是当前大众的共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确是符合绿色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更好满足未来人们美好出行的愿望,只有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承担起责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吴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