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所有省管干部及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家属都收到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江西省纪委监委结合部分领导干部夫妻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专门发出的,旨在进一步强化家风建设。(10月26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江西省纪委监委给干部家属的一封信,通过列举一系列正反事例,特别是引用了一些违纪违法夫妻被查处后的忏悔书,让领导干部家属从中体悟什么是对的,从而明确如何当好“廉内助”,做好家庭监督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廉内助”,切实避免“祸起萧墙”。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廉政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整个廉政建设中,“家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全国各地狠抓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用良好的家风来助推廉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家风助廉的系列工程中,“廉内助”这个新兴的词汇也随着实践活动的开展而热了起来。从近年落马的“老虎”“苍蝇”来看,有几人与家风没有关系?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就容易“后院起火”。作为党员干部的家属,当好“廉内助”,切实避免“祸起萧墙”责无旁贷。
培养“廉内助”,真诚助力“廉洁奉公”。怎样当好“廉内助”,修好“廉洁”功?林则徐夫人郑淑卿可谓“内助”之典范。她在林则徐多年的宦海沉浮中,鼓励他奋发进取,追随他辗转东西,常常勉励丈夫保持晚节,不负众望,促成了林则徐数十年精忠报国,尽心爱民,为政清廉、勤俭朴实,在朝野仁人志士乃至天下百姓中树起了丰碑。相比之下,有的党员干部的家属不但不去成就那份“廉政”,反而在相反的路上用力,将家人送上了不归路。可见,要当好一名“廉内助”,就要不慕奢华,厉行节约,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用行动真诚助力家人“廉洁奉公”,方可行稳致远。
培养“廉内助”,及时警醒“防患未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中的这些“家训”已经成了千古名句。党员干部的家属们,如果摆不正心态,把家人的事业与工作当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那就大错特错了。唯有用一颗爱家人、爱生活的心去监督、提醒自己的家人,在事业中尽心尽职,清正廉明,才能确保工作长久,事业兴隆。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犯些“当局者迷”的错误,此时若有清醒的“旁观者”及时给予警示提醒,错误也就被消除于萌芽之中。
“我对于爱人身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任由他越陷越深,最终毁了他、毁了自己,也毁了我们的家庭!”这样的忏悔虽然说“悔之晚矣”,但所说的道理很实在。周恩来同志“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家训正是抓住了领导干部的“家人”们最不放在心上,又最容易违反的“规矩”,给自己,更是更广大干部敲响了警钟。深入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整合各地家规家风历史资料,将培养家庭“廉内助”常态化,让他(她)们在廉政建设中当好家庭“监督员”是很有必要的。(文/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