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大连先后出台了《大连市为基层减负12项举措》等文件,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任务清单,精简文件,改进文风;市委、市政府带头,严控会议数量、规模;加强督检考统筹,能合并的合并,涉及多部门的联合组团、集中时段开展;持续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进政务管理“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6日)
大连为基层减负,成效明显,也为其他地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任其盛行会给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造成严重后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深入反“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为之一新。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动向。比如一些部门在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时,只会机械的照抄照搬,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工作实际,尤其是在扶贫工作中各种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过多过滥,浪费了大量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让基层干部叫苦连天;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在完成上级任务时敷衍塞责、作风漂浮,缺少深入调查研究,只会纸上谈兵,使上级政策难以落地生根,更别说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工作中这些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其实就是做做表面功夫,并不真的关心如何做好事情、解决问题; 热衷形式主义的人往往看上去很努力,但并非真的很努力。他们关心的是形式,是留痕,这些“努力的痕迹”进可揽功,退可诿过。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诸如频繁报表这样的做法纯属浪费精力毫无意义的瞎折腾,为什么当事人依然如此热衷于折腾呢?其实就在于有些干部心存私念,典型的官僚主义作祟。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工作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群众是有意见的;之所以明知故犯,无非是为了一己之私。现实中,少数人确实有机会钻空子、得名利。在逆向激励的影响下,一些本不想沾染形式主义的人,也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搞了起来。这是明显违背党的宗旨性质、损害群众利益的。
要解决形式主义,需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着力从思想根源上纠偏正向。工作干得好不好,不能单纯以拍没拍照、报没报表、开没开会、发没发文作为评价标准,要以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工作是否得到推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根本标准。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用好“监督”这把利剑,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让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无利可图,还会付出沉重代价。以有力的监督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做好今年的工作难度更大,不能让形式主义成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只有持之以恒解决形式主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沉下去”解决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王富强,作者单位:泸县政法委)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