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外包”?应将“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2021年12月08日 17:14: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韩东林 编辑:文骥

  针对“老人卖甘蔗遭市容管理人员强夺”事件,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海门发布”12月7日中午通报称,区纪委已介入调查,对三星镇负有管理职责的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城管中队负责人、城管片区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三星镇终止与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将其列入黑名单并根据合同条款进行经济处罚。(12月7日澎湃新闻)

  野蛮执法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过程中时有发生的“顽症”,滥用行政执法权为政府的执法形象造成了极端恶劣的负面影响,也多次为舆情所诟病。12月6日,流传的“南通市容管理人员抢夺卖甘蔗老人的甘蔗”视频显示,一名老人推着破旧的自行车售卖车筐里的甘蔗,在路中央被多名穿带有“静通市容”字样服装的人围住,被强行拿走甘蔗,老人发出哭喊。而事后“执法人员”给出了理由是,老人推车在路中间卖,影响交通和市容,还把甘蔗皮和顾客不要的甘蔗扔在路上,市容管理人员多次劝离无效才暂扣了甘蔗。

  但据事件发生时的目击者证实,老人并未占道经营,有人嗮太阳板凳也被抢。无论是暂扣还是“抢夺”,十多名穿有“静通市容”字样黑色保安制服的“执法人员”面对无助的老人施以野蛮行为,都是与文明执法的政策规定格格不入的。更甭说是对尊老爱幼道德准则的践踏。即使老人真的违反了市容管理的相关规定,作为执法人员也应该以文明的方式,规劝老人按照相关要求正常经营,并在服务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古语云: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古人尚且如此感悟,何况我们的执法人员。

  与以往的野蛮执法事件大都甩锅“临时工”不同,这次“老人卖甘蔗遭市容管理人员强夺”事件,行为人则是一家“外包”公司。既然是“有限公司”,应该是企业单位,那么,这次事件就由“政府执法行为”变成了“企业‘执法’行为”,就是说政府的“执法权”是可以外包的,这事儿就显得很奇葩了,权利外包,无疑会失去监管的力度,扩大了野蛮“执法”发生的概率空间。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执法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而这家外包公司的人员穿着保安制服,就可以滥用权利,在阳光下公开野蛮“执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尽管相关责任人已经向卖甘蔗的老人进行了道歉,归还了甘蔗,得到了老人的“理解”,但事情的奇葩过程却很难让大众所“理解”,政府执法权力可以轻松的外包给一家服务公司企业,更是权力随意外溢的体现。这样的教训应该认真吸取,莫让外包的管理服务变成影响政府形象的“权力扩张”,超越服务范围,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践踏社会文明的规范准则。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将执法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紧政策的阀门。让权利真正为服务人民所用,为维护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