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之后,“青花椒”也成功站上了风口浪尖——近日,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一举将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地的多位餐饮经营者告上了法庭,认为他们在招牌、菜单中使用“青花椒”字样,侵犯了其所注册的“青花椒”商标。(四川新闻网)
闹剧经过媒体的持续报道,事件有了新的进展,一家名为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的企业进入大家的视线。这究竟是家怎样的企业?12月25日,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左正飞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发起,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去年,该公司找到自己,提出可以免费帮忙维权,但维权所得归该公司所有。“经过查证,目前已收到2笔维权赔偿,共计35000元,我们一分都没有得,全部给正尚律和了。”左正飞说。
若不是利益驱使,会有企业愿意免费帮忙维权?这背后的原因,难免让人产生猜想:会不会是近些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或个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会不会是他们借维权保护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将商标维权视作空手套白狼的生财之道,光明正大地拿着法律的武器收起“保护费”?截至目前,涉事的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内容。
如果上述猜想成立,那还有更可怕的一点,这些所谓的维权企业通常将“攻击”目标锁定为法律知识缺乏的个体工商户,认为这些小微企业或个人对法律条文不懂,当得知自己违法后,也愿意花钱了事。他们一边钻着法律的空子,一边赚着黑心的票子,打着商标维权的旗号,或发起恶意诉讼,以期获取可观的收益。显然,这样做,偏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不仅损害了小微商户的正当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同时也大大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有网友就此评论表示:“遇到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在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引,尽快堵住商标维权利益链的漏洞,不然,孜然烤肉、藿香鲫鱼、青椒肉丝......这样的闹剧恐还将继续上演。只有从源头遏制住此类恶意诉讼行为的发生,让恶意诉讼的当事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才能避免闹剧发生,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等。
(作者:王文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