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名为“2022年冬奥会相似款冰墩墩吉祥物钥匙扣”销售火爆。商品图片显示,该钥匙扣外形与“冰墩墩”相似,颜色为彩色渐变。记者询问店家,这是否为“冰墩墩”仿制品。店家没有回答,随后将商品下架。(《楚天都市报》2月10日)
说白了,所谓“相似款冰墩墩”,就不是“正版冰墩墩”。不难猜想,记者在网上遇到了“山寨货”。加上“相似”二字,试图规避监管,不法商家掩耳盗铃之态实在拙劣。也必须看到,之所以称“相似款”,在于其产品有肉眼可见的差别。而在销售市场中,必定还有其他以假乱真的山寨货混淆视听。
众所周知,伴随北京冬奥来临,其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新晋顶流”,各类周边商品火爆全网,销售市场已一“墩”难求。不排除有不法商家意图蹭流量,谋暴利,在未经授权的情况,推出低劣仿制品,进而挤占市场。山寨冰墩墩以次充好流向市场,一方面会直接损害版权方权益,另一方面则可能存在卫生健康隐患,伤害消费者。
进一步看,作为北京冬奥的吉祥物,冰墩墩周边商品面向全球销售,迎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曾一度饱受攻击,“山寨冰墩墩”若不被遏制清除,万一流向海外,被反中势力借题发挥,轻则影响品牌形象、北京冬奥形象,重则影响国家形象、“中国制造”形象。
诸多案例表明,网络热度易催化“破窗效应”。“山寨冰墩墩”如果不被第一时间取缔,很可能会从玩偶玩具仿造领域,延伸到服装服饰、饰品配件、电子游戏等其他领域,“二创”与“伪造”界限逐渐模糊,最终会产生“劣币逐良币”的恶性局面。届时再清理打击,也就难了。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业的冬奥会,吉祥物周边产品销售需要着眼于细节,面向消费者提供完美体验。大局大势不容投机取巧,商家若想借助冬奥热度盈利,就得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本本分分做生意。那些用低劣商品抹黑北京冬奥的不法商家,必须受到严厉惩处。
呼吁有关部门尽速展开工作,深入网络末端,深入制假产地,清理山寨冰墩墩。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也得主动参与保护,抵制违规商品。同时,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督,积极举报。只有不断抬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打击不法商家,维护我们可爱的冬奥吉祥物。
作者: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