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变玩具?开学季需谨慎

2022年02月22日 15:32: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雨桐 编辑:文骥

开学季来临,“文具盲盒”、“减压文具”等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心头好”。装饰和新奇的功能让文具变成了玩具、收藏品,使用功能退而居其次,价格却比普通文具贵了不少。中消协提醒:家长应引导孩子根据消费需求量力而行,避免过分沉迷“花式”文具导致成瘾。(新浪网)

有家长调侃:“以前是孩子进玩具店走不动道儿,现在是进文具店走不动道儿。”带解压玩偶的笔记本、IP联名款、包含“惊喜文具”的各种盲盒……有趣的文具五花八门,吸引眼球,俘获了中小学生的芳心,却也分走了学习的专注力。文具终究是学习用品,若是将文具玩具化,影响孩子的学习精力,一旦沉迷耽误学习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孩子想买新奇好玩的文具可以理解,有时候我们成年人面对新奇物件也会被“种草”,忍不住摸一摸玩一玩,流连忘返。但是,孩子毕竟是学生,文具的“文”字与玩具的“玩”字终究是两回事,上学读书是学知识不是去玩文具。笔者看来,文具就是文具,玩具就是玩具,文具适度带有一些趣味性以增强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无可厚非,诱导孩子过度消费,就有悖于教育目的了。

玩具式文具,看似带有“创新”成分,丰富了文具品种,实则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花里胡哨”的文具,工艺费高自然价格也高,既不实用又价格不菲。孩子打着学习需要的“幌子”买文具,家长也不好阻拦,觉得有趣的玩具或许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短暂的爱上学习。但是,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影响上课的注意力,无法专注于学习,买回家的文具却大都成为“收藏品”,甚至激起孩子们之间的相互攀比。

文具式玩具比普通玩具、游戏更具有隐蔽性,对自控能力差的小孩子太有诱惑性了,面对新奇的文具,小孩子自然心动,再加上“开盲盒”的惊喜刺激,确实令人“上头”。作为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孩子理性对待、按需购买,让孩子明白购买文具是为了解决学习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喜欢”。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禁止玩具是文具进校园,规范课堂纪律。另外,此类产品是如何生产并流通的,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规范校园周边秩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总之,开学季来临,文具变玩具,我们都需谨慎!

(作者: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