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记者通过走访多家北京电子烟线下门店了解到,北京地区的电子烟门店相对严格,要求以扫码的形式验证身份信息,对于无法证明自己成年的消费者则拒绝销售。(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吸烟有害健康”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宣称“帮助戒烟”“无二手烟”的电子烟作为传统烟草产品的替代品越来越火。本来,电子烟的诞生是作为传统烟草香烟的“替代品”,是为了帮助“老烟民”们戒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由于很多商家将电子烟包装成“简单、无害的时尚潮流单品”,所以,电子烟成为很多未成年人争先购买的对象。但由于部分地区对电子烟的管控十分严格,对电子烟施行“一烟一码”的销售措施,导致未成年人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购买到电子烟。很多电子烟门店的销售人员为未成年人提出由成年人代为购买的歪招,更有的未成年人选择在网上的微商渠道选择购买电子烟。对此,全社会应该同抓共管,重拳出击,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购买、使用电子烟这一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在2021年,央视曝光市场上出现了名叫“上头电子烟”的产品,这些电子烟在贩卖时打着“合法上头”的名号,里面添加了人工合成的大麻素,让不少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阶段,吸食电子烟会增加细菌侵入人体的成功率,导致人体防御机制功能减弱,同时还对呼吸道、鼻腔、口腔黏膜以及心脑血管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次明令禁止向未成年售卖电子烟,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电子烟纳入监管,学校也应该向学生们加大宣传,在思想上让学生们拒绝电子烟,同时加大对学生吸烟情况的检查力度,杜绝烟草产品走进校园,创建无烟校园;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售卖电子烟的场所的检查力度,同时要加强对电子烟产品的质量检测,在源头解决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的问题;向未成年人禁售电子烟,不止需要相关部门的多方配合、重拳出击,电子烟厂家也应该推出相关措施,从用户购买的各个环节实现可预防、可追溯、人性化的防范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他们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让未成年人远离电子烟,只有多管齐下,重拳出击才能快速取得成效。此次参与的部门更多,打击力度更大,执法内容更加详细,协作配合更强,充分彰显我国坚决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决心。
(作者:孙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