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将有一次性“封签”,封签拆启后无法恢复原状、无法重复使用。接收到药品的消费者一旦发现封签不完整或已被破坏,将可以拒收。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零售配送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日报)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订餐的越来越规范,“外卖封签”成了守护外卖食品安全的一个“标配”。据了解,“外卖封签”是指给外卖包装进行密封处理的一道封签,采用一次性易碎贴纸,一旦撕毁,无法重复使用,可降低外卖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有助于明确商户和外卖骑手之间的责任划分,也有助于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可以说,“外卖封签”是守护“网络订餐安全”的一剂“良方”。
而同样,眼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的兴起,药品网购也成了很多人的一种日常购药方式。但网购药品也像网络订餐一样,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诸如: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转运、转存、替换、污染等安全问题。如果一旦出现以上这些安全问题,势必会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药品安全问题,甚至会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笔者以为,“网购药品”也应像外卖食品一样张贴“封签”。一方面,有了“药品封签”,无论是对从事药品网络零售的企业,还是对提供药品网络零售配送服务的企业,都有各自承担的责任。这就倒逼药品网络零售和配送服务的企业能高度重视网购药品的安全。另一方面,有了“药品封签”,也能避免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转运、转存、替换、污染等安全问题,从而实现网购药品“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让消费者放心购药、放心用药。
当然,要保障网购药品安全,除了张贴“封签”外,还需跟进“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大对网售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一旦发现黑商家或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网售商家,坚决整改、取缔,并下架其在网络上的商铺,推行网售药品行业“一票否决”制度。其次,要明确第三方网售药品平台的主体责任。第三方网售药品平台负有对入网药品企业的审查权,必须严格履行好第一道准入把关的审查义务。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在必要时可与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其三,要推动监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网售药品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售药品数据实时抓取、分析,从而有效地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
“食品安全大如天,药品安全也一样。”笔者相信,只要相关监管部门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大对网售药品行业的严格监管,确保网购药品的安全,再辅以张贴“药品封签”,就一定能促进网售药品行业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保障并守护好消费者的网购药品安全。
作者:廖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