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一些白酒造假者也嗅到了“商机”。近日,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茅台酒制假售假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在捣毁4个产、储、销“黑窝点”时,现场查获假冒茅台品牌酒成品800多瓶、待灌装基酒3000多斤、制假设备14台、包材2.7万套,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达1亿元。(证券日报)
在该案件中,为扩大销量,犯罪团伙雇用“网红”主播,录制识别真假茅台酒的视频内容,并于短视频平台注册多个账号,滚动播放,积聚人气进而推销产品。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当下直播带货行业鱼龙混杂,真假“茅台”、“扫码价”做噱头等套路层出不穷,广大消费者要谨防上当,通过正规渠道购酒。
笔者认为,假酒“现身”线上渠道,除了依法查处形成震慑以及提醒广大消费者“觉醒”外,也在倒逼市场各方“重塑”。首先,直播行业及其平台要“重塑”。按道理,酒类商家申请入驻平台时,需要填写各种资质认证信息及平台调研表,后期还会经过严格的人工审核,符合条件后,方可获得在平台开店的资格。但实际过程中,由于平台把关不严,不仅使得无良商家有机可乘,平台形象也会因此受损。
这就提醒电商及网络直播平台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全力打击套路直播、虚假直播等。同时,也要发挥平台的提示作用,帮助消费者树立维权意识,构建一个良性、绿色、健康的直播环境,如此才能长久发展。
其次,白酒产业行业要“重塑”。虽然对于推动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企业一直在努力,但不得不说,时至今日,行业里一些乱象依然不少。这就提醒相关企业,对遏制白酒乱象不能止于“努力”,而是得通过“重塑”结出硕果,从源头上防止假酒“现身”。当然,也需要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多方面来形成合力,共同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