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4月28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项王故里门票价格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差别过大”的留言,江苏项王故里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回复称,就国内各地景区运营看,推出针对本地市民的惠民政策已经成为通行做法。(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针对景区门票“因人而异”,原国家计委早在《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游览参观点门票应实行一票制,不得区别中外游客、本地外地游客设置两种门票价格。这就是说,游览参观点除了执行国家相关票价优惠政策外,无论是开展旅游促销活动,还是推出阶段性惠民活动,对中外游客、本地外地游客都应做到一视同仁。
令人遗憾的是,监管部门的禁令在一些地方和景区并没有得到落实,景区票价“因人而异”的现象也没有得到消除。比如,项王故里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回复中提到的“台儿庄古城”“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无锡拈花湾景区”,都推出过“因人而异”的景区门票政策。还有的地方为吸引国际游客,要求国内游客需买票,境外游客则可以免票。
对于景区门票“因人而异”,有关景区似乎都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在对景区的建设与后期维护上,本地居民相比外地游客做出了更大贡献;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花一样的钱进景区,是对本地居民情感的伤害;即便给予本地居民再大的优惠,也未必天天逛景区并过度消费。正是在这些语境下,使得上述禁令变了味,沦为与其背道而驰的“通行做法”。
笔者认为,这些“通行做法”的理由再充分,在法律面前都站不住脚。景区应当公平对待本地外地游客,不应在门票价格上歧视外地游客。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反垄断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也明确禁止价格歧视。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多付价款的,应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显然,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面前,任何“通行做法”都不能成为商家侵权的理由。
项王故里景区参考同行“通用做法”自然也并不可取,而且其“因人而异”的票价,与其列举的几个景区相比有过之而不及。项王故里成人票价为80元,宿迁市民专享票价为10元,外地人门票和本地人门票比例为1:8,难怪网友称这对外地人“很不友好”。现在越来越多的景区都在大幅降低门票价格,甚至实行免费政策,如杭州西湖景区早就不设围墙,不仅没有给当地带来经济损失,反而活跃了旅游经济,这才是各景区值得借鉴的。
景区门票“因人而异”,这样的“通行做法”应该改变了。有关方面在促进门票降价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解决门票价格不公问题。监督部门也要主动对门票歧视进行查处,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诉维权渠道,引导广大游客拿起法律武器,勇于向各种不当“通行做法”说不。如此,景区门票“因人而异”现象才能得到根除。
作者: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