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2022年05月10日 15:21: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潘铎印 编辑:文骥

  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使用无合法进口及医疗注册手续的药品,一些医疗美容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重庆市秀山县检察院检察官在相关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辖区内有21家美容整形经营单位为客户提供面部注射肉毒毒素(俗称“瘦脸针”)服务,其中11家使用的是A型肉毒毒素药品,但未取得国家药品注册证书,这些商户也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5月10日正义网)

  微整形是指利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在无需手术开刀的前提下,对容貌特征进行微调,从而实现短时间内“焕颜新生”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个人形象及美容保健行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群体的扩大、“颜值经济”的爆发催生医美行业高速发展。

  人都希望拥有精致的五官、完美的脸庞、令人羡慕的身材。愈演愈烈的“容貌焦虑”,推动医疗美容行业迅猛发展,医疗美容虽然能让许多人变得更美,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现实中,一些非法医美机构的医生大都没有专业资质,仅凭几天“速成课”的培训,便摇身一变成了替消费者开刀、注射的“美容专家”。《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目前国内合法的医美机构大概有1.3万家到1.5万家,而非法或无证的机构达到了8万家,持证上岗的人数约有3.8万人,而非法无证上岗的人数达到了10万人。 医美市场鱼龙混杂,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医美机构、非正规医师、山寨仪器等,给消费者做医美手术带来不确定因素,隐患重重,医美导致的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更是引发社会极大关注。

  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审美的多元,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美容行业有刚性需求,也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亟须规范化。相关部门应加强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医美市场乱象,严厉打击各类无证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培训、非法制品等行为,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和肃清行业违法、非法、违规行为,有效扼制不良经营行为和经营乱象,保障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秩序的安全稳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医美行业的全链条监管,规范机构的准入和禁入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在医美行业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进行检查、关停,对各类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等进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做好科普宣传,引导医美消费者辨别正规医院、正规医生、正规药品,提高公众安全就医和监督的意识,净化医美市场环境,培育良好市场环境。

  建立专科医师制度,是我国医美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和部分非教学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是通过培训班等方式学习整形外科技术。在国外要成为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在3年至5年的培训基础上,再接受3年的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并通过考试后才可获得执业执照。由此,我国应尽快建立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制度,加强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建设,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执业行为,促进医美行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