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要贴近“滚烫”生活真情境

2022年05月17日 17:14: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张翼 编辑:文骥

近日,上虞区滨江小学举行首届“劳动实践周”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穿系鞋带、整理书包、择芹菜、剥毛豆、钉纽扣等劳动实践比拼,使他们从中体会劳动乐趣,提高生活技能,夯实“双减”成果。(绍兴日报)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来是教育总方针的集中表达。实践中,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科目设置都有相当的对应性,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直接挂钩,而一段时间以来,劳动教育则似乎还处在相对薄弱甚至空白的境地。近年来,一方面是劳动教育在一些时候是通过学校老师布置的劳动实践“任务”来实现,本身成为课堂之外、家庭劳动“打卡”的一种形式。其积极意义是以家校互动的方式,推动未成年人养成劳动好习惯,提高亲自动手、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弊端在于具有某种程度的形式化风险。

据报道显示,不久前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门增设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炒菜做饭、家电维修将正式登堂入室,进入中小学课堂。出现在绍兴有关小学里的“劳动实践周”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通过穿系鞋带、整理书包、择芹菜、剥毛豆、钉纽扣等生活技能比拼,可谓落实“双减”政策、靓化劳动教育、丰润校园文化颇有远见的务实之举。

传道受业解惑,靠的首先是一个“真”字。就是不带任何外部诱导或强制,而确实发自内心、出乎自然的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意志和习惯。动作要真、对象要真,场景也要真,就是具体而微地实实在在地做一件像系鞋带、穿衣服、装书包、摘蔬菜、端盘子、洗碗筷、拖地板等等这样一些具体而微的事情,就是要具体而微地实实在在地尊重、善待和敬畏保洁阿姨、保安大叔、快递大哥、建筑工人、农民伯伯、医生护士、各科教师等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就是要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体面因而必须崇尚劳动、亲自劳动、感恩劳动的理念深深地刻写在基因血脉里。这样的劳动实践需要通过一门课、一堂课、一项动这样的有机形式串接起来,更需要散入语数外和音体美等课程之中和间歇,以及家庭教育中。

劳动是人之所以异于别的物种的鲜明特质。不劳动不得食是亘古之理。爱学习、爱劳动,是“好孩子”的基础标准,只有这两爱踏实了、入心入脑了,才可能体会到如何去爱祖国,才可能牢固树立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三观”。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在课堂、在学校有趣味、可参与、扎下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充分重视和积极参与起来,创造让孩子们劳动起来的真切而良好的氛围,而不是有意营造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贪图享受、“曲径通幽”的不良成长氛围。让孩子们从一个个小眼镜、做题家变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滚烫生活小能手,才是大爱真爱。

作者: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