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整治“黑医美”乱象

2022年05月30日 17:30: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潘铎印 编辑:文骥

  消费者刘某发现注射的美白针没有中文标签、进口药品批准文号,连药品说明书都没有,遂将医美企业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院判决,支持刘某“退一赔十”的主张,判令嘉和百旺公司退还刘某货款34000元并赔偿340000元。(5月30日人民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观念的开放,消费者对医美的需求日益增加,医美市场迅猛发展扩张。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医美用户达到了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将超2500万人,4年时间接近翻番。

  需求端的扩容撑大了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我国医美市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市场蛋糕”诱人,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局,与此同时,非法的医美机构、非法的医美医生、非法的医美产品导致行业乱象丛生。根据《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万人。除此之外,医美市场上还充斥着众多水货假货,严重侵害了求美者权益。

  医美行业迅猛发展,“美颜经济”开启了千亿元市场的赛道,但医美乱象和消费纠纷快速增长,给消费者带了身心痛苦,甚至是生命代价。2020年,央视曝光一起整形致死的案例,事件中21岁的徐州女孩小娇为了变美,花费14.5万元在常州某医疗美容门诊部做隆胸、隆鼻及唇部塑形手术,结果没有注册和备案的手术医师因操作失误导致小娇命丧手术台;2021年7月,网红小冉因医美机构操作不当,在抽脂感染后去世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

  重拳整治“黑医美”乱象。在医疗美容领域,制假售假、非法从业、虚假广告、“医美贷”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突出,医美事故屡有发生,给消费者身体、精神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监管部门必须出重拳,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净化医美市场环境,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行为,对“黑医美”乱象零容忍,用最严执法、最严监管、最严准入、最严处罚,让违法的单位或个人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重典治乱,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治理美行业乱象要标本兼治。构建常态化检查和监督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对医美市场实施全过程无死角、无漏洞监管,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促进医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从源头把控机构资质,规范机构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入行门槛,严格把好审批关、准入关,绝不让“黑医美”机构混入市场。

  追求美没有错,但消费者需要多一分慎重和理性,合理认识医疗美容的功效,做医疗美容时要认清资质、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全社会要倡导健康、多元的审美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认知。

  作者: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