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外经贸工会深入企业、班组开展“法治体检”,发掘企业劳动用工潜在风险,精准找出用工痛点,对症下药开出“良方”,从源头化解劳动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工人日报)
“法治体检”是为企业查找劳动用工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建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好办法,值得点赞和推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而企业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吸纳百姓就业的主渠道。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依法合规地用工,劳动关系和谐,但仍不能排除有个别企业存在用工不健康、不和谐甚至违法的现象,比如,不签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未依法缴纳社保,或通过违法约定规避社保缴纳义务……这些用工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也影响了群众就业的稳定性、获得感、幸福感,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开展“法治体检”,就相当于“解剖麻雀”,给被“体检”的企业找出问题之所在,“体检”后队出具的“体检报告”不光写明问题,还要对症下药开出“良方”,也就是附上解决问题的建议,这就相当于一种用工指导,指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遵守法律法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此外,“法治体检”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始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确保了劳动关系健康和谐,企业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合法用工、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
总之,“法治体检”让企业用工放心、职工工作安心。这些年,有声音早就指出,相关部门要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必须主动做好劳动关系风险研判,助力企业,尤其是民企构建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说,“法治体检”是一种有的放矢、打“提前量”的风险研判,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