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蚯蚓机通过将电瓶中直流电导入土壤中,使得土壤中的蚯蚓受到“触电”刺激后钻出泥土,任人捡拾,其实不光对蚯蚓进行了无差别伤害,还对土壤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了伤害,是一种“灭绝式”的捕杀行为。(中国经济周刊)
近日,抵制电捕蚯蚓的话题冲上热搜,这是因为一些人不再满足用锄头、铁锹挖蚯蚓,或是人工饲养蚯蚓,而是采用电蚯蚓机将深土层下的蚯蚓一网打尽,“工艺”熟练者一天可以电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蚯蚓,令人触目惊心。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蚯蚓的经济价值。一是蚯蚓可以用来做钓鱼的饵,不仅能钓小鱼还能钓大鱼,比如昂刺、鲶鱼、甲鱼等肉食性鱼类都喜欢吃它。二是蚯蚓可以入药,蚯蚓的体内含地龙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解热、镇静、平喘、降压、利尿等功能,这些大量电捕的蚯蚓,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晒成蚯蚓干,作为中药材销售。三是蚯蚓可用于饲养,蚯蚓营养丰富,使用机器将蚯蚓打磨成粉末状态后,可添加至各种动物饲料里面。而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开肚晒干的蚯蚓,每斤售价约在100多元左右,蚯蚓价格高且容易抓获,这导致电捕蚯蚓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是电捕蚯蚓这种行为,真的一本万利么?显然不是,首先是安全问题,电蚯蚓机并不属于规范电器范围,它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使用者在操作时丧命的情况已不止一例;其次是生态问题,蚯蚓的生态价值实际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因为蚯蚓擅长挖洞松土,还能分解有机物,为生长在土壤里的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蚯蚓还可改良土质,尤其是重金属的土质,只要蚯蚓把这些泥土吃进去后,再吐出来就变成了“有机肥料”。过度的电捕蚯蚓,会导致片区的土质断崖式下降,而此时再想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板结问题,污染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且电捕蚯蚓机的“无差别打击”在捕获蚯蚓的同时,片区土地的其他生物也不能幸免遇难,最终会对区域生物链造成沉重打击。最后是思想风气问题,简单粗暴的获利模式不仅使操作者形成投机取巧的行事风格,对勤劳经营者也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灭绝式电捕蚯蚓应被立即叫停。
笔者认为,想要电捕蚯蚓不再出现,应多措并举。首先,立法部门应研究制定禁用电蚯蚓机的法规条例,明确过度非法捕杀的行为准则和惩戒措施;其次,各大平台应肩负起监管职责,对非法售卖电蚯蚓机和类似工具者,进行整改处罚,并根据实名制原则,向监管进行上报;再次,市场监察部门和生态环保部门要组成联合督导组,一方面,检查叫停电蚯蚓机行动成效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要对其他存在危害行为进行摸排,举一反三,提前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中;最后,利用好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力量,属地政府研究制定举报奖励机制,对首报者给与适当物质精神奖励,并开展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的评选和宣传,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等。
作者:姚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