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烧烤店、被骚扰的女顾客、施暴的男子……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尚未平息之时,这样一则类似的“夜宵店打人事件”短视频近日在网上广泛传播。6月12日,四川射洪警方通报称:射洪某跆拳道馆相关负责人为蹭热点,想要达到宣传跆拳道馆的目的,组织7人在射洪城区某烧烤店外摆拍“女子被调戏,男子见义勇为打跑骚扰者”的视频,并剪辑添加“再现唐山打人事件”“续唐山事件后”等文字内容上传网络。(法治日报)
近年来,为了流量摆拍或蹭热点的短视频层出不穷。笔者以为,蹭热点制造摆拍视频“抢镜”,一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更不能逾越“法律边界”。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见,蹭热度应有底线,手段、方式和内容要遵循法律规定,不能逾越道德标准、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蹭热度行为逾越“法律边界”,还需综合施治。相关部门应对恶意的“蹭热度”短视频行为进行从严打击,让那些无良策划者付出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同时,公众也应学会甄别真伪,对一些存有“蹭热度”之嫌的短视频,公众不妨采取质疑的眼光和态度,判断其真实性,切忌一看就赞或一看就怼,既消耗自己的爱心和怜悯之心,又被不法分子“欺骗”。
笔者相信,只要监管到位,平台把关,打击从严,就一定能有效打击“蹭热度”短视频行为,从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和环境。
作者: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