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外卖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外卖垃圾也随之快速增长。近期,一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2020年全国外卖垃圾中塑料垃圾重量约16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160万吨塑料垃圾,大约需花费24.5亿元。(广州日报)
虽然简约风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但随着电商物流迅猛发展,过度包装在一些领域有所反弹。近几年,外卖逐渐演变为都市人的主流餐饮消费习惯,点外卖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然而外卖“过度包装”不仅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种“买椟还珠”的现象,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外卖“过度包装”是迎合“颜值”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事实上,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往往只是将包装分成“好看”和“不好看”、“体面”和“不体面”等几种。过度包装的背后,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理性及非理性的双重博弈,而这种博弈的关键点在于,商品因为过度包装而发生了价值变异,在实用价值之外,还被额外附着了价值。消费者看中的,正是它的“符号价值”,相反,物品的实用价值反而仅仅成为这些功能的载体。
一些人,以豪华、奢侈、精致的花边装饰自己的生活,进而走入“不求最好,只求最贵”、“不顾里子,只要面子”的误区,以“包装颜值”吸引眼球。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豪华包装迎合的是“讲排场、好面子”的畸形消费观,任由其发展,不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助长不正之风。 在高度重视环保和厉行节约的当下,过度包装问题到了该下重拳治理的时候。
作者:左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