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让大学生踩网络招聘暗坑了

2022年06月21日 17:33: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王军荣 编辑:文骥

  记者近日在某大学校园群里看到,不时有人发布网络培训和招聘的广告信息,涉及考取证书、技能培训、兼职副业、实习就业等诸多内容。不少大学生被广告内容吸引、进行咨询,殊不知这些广告很多是不法分子放的“鱼饵”,一不小心便会上当。(6月20日《 法治日报》)

  这边是就业艰难,今年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那边却是网络招聘充满暗坑,这让大学生怎么办?

  为了增加就业的机会,多考个证书,本是人之常情,毕竟多一张证书,多一份技能,多一个就业资本。可大学生却不知道,从报名开始到完成培训,每一个环节都有机构设置好的陷阱,稍有不慎就深陷其中。来自江西南昌的大学毕业生李杨(化名)就陷入了网络培训的陷阱。他在某App上看到一个线上培训视频制作的广告,称“包教包会,学完变大神”。原本就有想法做自媒体创业的李杨看到后心动不已,贷款支付了5999元培训费,上了一段课程后发现教的都是网上能搜到的知识,而且对方也没有提供原本承诺的派单服务。要求退款被拒后,李杨踏上了漫长维权路。像李杨这样被网络培训、招聘广告坑害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网络招聘暗坑让大学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被骗,而且还失掉了许多就业机会,可谓是害人不浅,近年来,许多网络培训机构打着培训的幌子,诱导大学生报名办理“培训贷”“助学金”等各种名目的贷款,让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背负高额债务,有些大学生甚至遭遇过暴力催收。

  网络招聘存在着许多暗坑,监管知道吗?那么多虚假广告,又如何整治?这一方面需要学校把好关。一些虚假广告已经进入到学校了,让一些大学生误认为,进入到学校的广告不可能是假的,可有谁想到,却同样是充满着陷阱。因此,学校要负责把好关,对于一些虚假广告进行清理,要给大学生提供正规的,可靠的培训;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要保证广告的真实性。网络平台的运营商严格审查广告发布者的主体资格,涉及招聘、培训的必须实名登记;对培训类、招聘类机构纳入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另外,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者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网上大量招聘培训陷阱的存在,说明监管有漏洞、有盲区,因此,监管要有针对性,要打造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构建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的执法监管合作机制。要建立“黑名单”,不能让虚假招聘广告死灰复燃。

  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网络招聘暗坑恐怕很难完全清除干净,因此大学生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在求职时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被诈骗,要注重保留证据,发现问题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当然,大学也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强化大学生的反诈意识。不能再让大学生踩网络招聘暗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