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入职体检”乱象要下足“三大功夫”

2022年07月07日 17:23: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许华凌 编辑:文骥

  现在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通常用人单位要求录用人员先进行入职体检,于是各类入职体检乱象也浮出水面:花钱找“枪手”代替体检,千元包过;指定体检医院或机构,伪造体检报告……健康证明造假,对个人、单位和社会危害极大,“入职体检”乱象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7月5日《北京晚报》)

  人无诚信则不立,要下足诚信教育功夫。中国重视信用古已有之。古人有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入职体检找人代检,如同考试找人代考一样,属于诚信缺失的作弊行为,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背后是对自己、对单位、对他人的不负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一旦用人单位发现员工入职体检找人代检,随时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有特殊工种要求的身体鉴定而言,就算以代检蒙混过关,最终还会因身体状况无法胜任工作,对个人和单位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故此,谋职个人、用人单位、体检机构都要进行诚信教育,做到诚信为本,以信立人、以信立事、以信立业,守诺重信。

  代检乱象有乱因,要下足调查研究功夫。明目张胆的宣传、遍布全国的市场、源源不断的客源……代检灰色产业之所以能够出现并形成日趋壮大之势,背后存在多种原因。“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代检乱象有乱因。一种原因是谋职人员为了自己顺利入职而不惜挺而走险,求人代检;另一种原因是用人部门无视法律规定,不能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违法违规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违规使用筛选求职者的“铁筛子”,给求职群体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形成就业歧视;第三种原因是法律监管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体检流程监管不严,体检“替身”无人管,对代检行为视而不见或者打击力度不够……其中,体检机构监管的失职,是助长各家代检中介“嚣张气焰”的主要原因。

  整治乱象下猛药,要下足综合治理功夫。治理入职体检乱象,要下“猛药”,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进行综合性治理。首先,诚信是为人立足之本,作为入职员工,有义务依法将自己的身体情况展示给即将入职的单位,要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正确对待体检。如果弄虚作假一旦败露,失信污点将陪伴终身,代价将是极其沉重且无法挽回的。其次,用人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入职员工的体检质量严格把控,选择资质水平高、信誉度好的体检机构负责体检。用人单位对体检项目的设置,既要适应本单位用人需要,更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样,入职者弄虚作假的念头就会大大降低,“枪手”的概率也将大大减少。再次,体检机构在体检的各个环节,都要确保严格的质量管控,不给“枪手”以可乘之机。第四,监管机构、参与主体、体检管理、政策法规等多方面要综合发力,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整治“入职体检”乱象,打击相关黑色产业链,绝不能心慈手软。

  治理体检乱象是一个系统工程,谋职个人、用人单位、体检机构,劳动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等各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综合发力,多措并举,施以“组合拳”,才能使体检代检乱象得到有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还入职体检市场一片朗朗晴天。对于敷衍塞责、失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相关规定严肃追责、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作者:许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