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虚假网贷APP需要多方出重拳

2022年07月08日 10:37: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何勇海 编辑:文骥

近日,山东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询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正为资金短缺发愁的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网贷APP。一番操作后,对方以验资、认证为由4次骗取李先生共计10余万元。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虚假网贷APP仿冒银行、金融平台,诈骗分子多方引流、大量分发,吸引用户上钩。(中国青年报)

虚假网贷APP的诈骗路数往往是,以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吸引眼球,用以筛选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然后再以需要缴纳会员费、验资费、解冻费、保证金、代办费、税款、年息等多种名目实施诈骗,让消费者蒙受了较大甚至巨大财产损失。打击“虚假网贷APP式”诈骗,刻不容缓。

打击这类诈骗,当然需要消费者具有慧眼。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贷款事宜时,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PP,不扫所谓客服等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下载,在搜索下载APP时增强防范意识,认真进行甄别,防止虚假APP浑水摸鱼。如遇客服发来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前台视频等“自证官方”的图片视频,务必保持警惕。

不过,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反诈骗能力毕竟有限。一些虚假网贷APP的LOGO与正规APP的LOGO、产品介绍等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足以以假乱真。更有甚者,一些诈骗平台甚至宣称具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名义吸引用户,给人一种“李鬼”比“李逵”还牛的感觉,不少普通消费者基本难以辨别真伪。因此,打击“虚假网贷APP式”诈骗,更需要“李逵”、应用商店、监管部门等共同发力,建立一道有效有力的防火墙和拦截网。

“李逵”要出重拳打“李鬼”。据报道,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排查打击仿冒APP4.2万个,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其中,已发现的假冒京东金融的APP共5677个,假冒马上金融的APP865个,假冒360借条的APP681个。在这么多“李鬼”面前,“李逵”理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不少事实已证明,“李鬼”惹祸,极有可能殃及“李逵”。因此,“李逵”出重拳打“李鬼”,也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当“李鬼”肆意横行,“李逵”的生意又如何做得长远?

应用商店应该严格把好APP入驻关。一些应用商店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是各个应用软件的推广分发费用,应用软件有下载量,应用商店就有收入,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应用商店可能会对不良乃至非法应用软件“大开绿灯”,不管是否安全,不管是“李逵”还是“李鬼”。当下,必须要求应用商店对入驻APP履行好审查义务,如有“李鬼”APP入驻商店,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其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监管部门,一是要及时在最大范围内通报典型案例,普及相关反诈知识,提高人们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二是在组织开展违法违规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行动,并对仿冒者严厉打击时,要对应用商店把关不严、审核乏力等问题严肃问责与处罚,以倒逼它们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提高APP审核把关的质量与效率;三是要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鼓励用户举报,对虚假APP形成“人人喊打”的良好格局等。

作者: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