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计划招募5000名讲学教师,主要面对脱贫地区、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等,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过多年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巨大改变,尤其办学“硬件”改善较大。但是,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银龄”教师讲学计划的实施,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又一新途径,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实施“银龄”讲学计划一举多得。我国每年有大量教师退休,他们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许多教师退休后,对教育依然满怀赤诚热爱,他们希望有新的机会为教育事业继续发挥光和热。“银龄”讲学计划的实施,既充分利用了退休教师的优势资源,又加强了乡村老师队伍建设,让农村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还可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银龄”讲学有助于发挥传帮带作用。乡村教育不仅需要年轻教师,更需要一批有经验、有水平的优秀退休教师去带动。退休教师讲学活动,在为孩子带去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把多年积累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传授给乡村青年教师,这无疑是一笔可以不断传承的宝贵财富。再进一步讲,退休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或专题讲座等活动,为学校课程创新、教师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这有助于促进学校自身教师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深得广大退休教师的拥护和支持。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经招募了15000多名优秀的退休教师到乡村任职任教。这一举措成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研和管理水平提高,缓解了优秀教师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受到受援地区、学校、学生的真心欢迎。
当然,“银龄”讲学计划是一种补充性措施,而非长久之计。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需要从源头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增加工资收入等关键问题上,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保障,在更广泛的社会发展环境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师相对稳定,让农村教育更持久、更全面、更高质量地发展下去。(董宏达)
作者: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