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过度包装”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22年08月02日 14:52: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潘铎印 编辑:文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将自8月15日起实施。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8月2日深圳新闻网)

  商品过度包装,近年来屡禁不止,成了不少行业的“潜规则”。在人情文化、面子文化的影响下,月饼、粽子等节令商品往往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商品过度包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包装再精美最终还是会变成垃圾,从而还会制造大量垃圾,这既造成包装浪费,还助长奢靡之风,更严重的是污染环境。过度包装已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背后是商家惟利是图的心理。同时,一些消费者崇尚奢侈消费,为富有的“仪式感”“高级感”的设计和包装买单,无形中助长了企业和商家的过度包装行为。商品过度包装让消费者“买椟还珠”,好看不实用的过度包装,乱象正愈演愈烈,大有成为行业“标配”之势。经过过度包装的商品,价格上涨,性价比低,侵犯消费者的实质利益,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坚决加以制止。

  治乱必须立规矩。按照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要求,粽子的包装体积将缩减58%,月饼的包装体积将缩减42%;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3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同时严格混装要求,规定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限定包装层数,降低必要空间系数、降低包装成本比例,封杀“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以强制标准的方式,从源头遏制资源浪费,有着相当的社会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措施也可谓瞄准关键,精准施策,既是对问题的正本清源,也是践行绿色节能理念的必要之举。

  整治“过度包装”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治理过度包装,目的是建立更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形态。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管, 加大市场抽查和执法力度,对过度包装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惩治力度,有了“新国标”,还要有“强执行”,让相关标准真正落实落地。摒弃过度包装,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仅靠商家企业的自觉自律,更需要制度标准的强制约束,倒逼上游的生产销售企业改革生产工艺,简化产品包装,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过度包装的不良、不正之风失去滋生的土壤。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作用,企业和商家要依法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树立绿色简约的食品包装理念,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循环利用成为绿色生活新风尚。

  根治商品过度包装“顽疾”,消费者也要改变观念、理性消费,杜绝盲目攀比,对商品过度包装说不,要弘扬节俭美德,反对奢侈浪费,让人情往来返璞归真。商家要回归服务初心,自觉摒弃过度包装,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消费者与商家及全社会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