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构建节约型社会,进一步遏制月饼存在的过度包装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将在中秋节前联合对月饼过度包装情况进行消费监督,倡导月饼产品回归食品本身属性和简约适度包装的理念。(北京青年报)
月饼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且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如今也是中秋佳节的一种文化符号。中秋节吃月饼,吃的是味道,品的是文化,传递的亲情、友情、乡情。
近年来,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月饼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利益的驱动,过度包装的豪华月饼有不断抬头的趋势。
月饼是用来吃的,过度包装的高价月饼偏离了食品的本真,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为引导大家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需要强化多方监督,让月饼回归食品本真。
强化职能监督。既然遏制食品过度包装的新国标已经出台,且已经为厂家设置了过渡期。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督,督促相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尤其对拒不执行的相关企业,要依法依规查处,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强化行业监督。食品生产企业是治理月饼过度包装的第一责任人,相关企业一定要以“两协会”开展的联合检查为契机,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及时开展自查、自检工作,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利用此次开展的消费监督,强化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多在产品品质、花样和口味等“里子”上用心思、下功夫,少在豪华包装的“面子”上动歪脑筋,不断降低包装体积重量,节约食品包装成本。
强化消费监督。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尽量购买和选用资源节约型产品,摈弃“包装豪华才有面子”的旧思想,让月饼回归节日初心。在走亲访友时,自觉选择简单适度的包装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作者: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