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场监管局低塘所在月饼专项执法检查中查获一家涉嫌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的烘焙坊,已被立案调查。
据报道,根据对宁波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调查,该烘焙坊于2022年8月22日、24日分两批向该食品公司采购了15种口味的月饼共计1550只,月饼的实际生产日期均为2022年8月20日,但该烘焙坊将月饼的生产日期标示为2022年8月30日后上架销售。执法人员现场查扣了294只已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月饼,货值金额3000余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大于天。月饼作为一种节日食品,月饼的食品安全必须得到切实保障。可以说,月饼的“生产日期”绝不允许“乱标注”。
然而,近年来,每到中秋到来之际,各地监管部门就能查出不少的“问题月饼”。有的是“早产月饼”,明明是中秋节前一个多月前生产的,竟把时间标注到节前一两天生产的;有的是“私房月饼”,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的月饼,不但没有食品生产资质,而且也没有卫生许可证,原材料也无安全保障。这些“问题月饼”一旦流入市场,势必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笔者以为,对类似虚假标注月饼“生产日期”行为必须“严惩重处”。首先,监管要跟上。各地监管部门应从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这个“源头”入手,深入原辅料库房、生产间、成品包装间等场所,重点检查月饼生产场所卫生状况、从业人员操作规范、标识标签等情况。同时,针对预包装月饼是否包装规范、散裸装月饼标识是否清晰、是否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等情况,严格查验经营者的证照齐全、进货记录、索证索票等,严把月饼质量安全关。其次,厂家要守法。月饼的生产厂家要树立守法意识,对生产程序,包括制作条件、卫生许可、原材料、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进行严格把关,不让任何一个制作环节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以确保月饼生产的绝对安全。其三,商家要守信。商家要坚持诚信经营,在采购月饼时要对月饼的质量、新鲜度、生产日期等进行严格把关,绝不销售“三无”月饼,包括早产月饼、变质月饼,以确保广大消费者安全、放心地消费。
眼下,随着中秋佳节的日益临近,月饼市场已进入了销售旺季。笔者相信,只要监管部门监管到位、生产厂家守法、商家守信,那么,就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类似虚假标注月饼“生产日期”的违法行为,防止“问题月饼”轻易地流入市场,以给中秋佳节的月饼销售市场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作者:廖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