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国庆假期,受疫情影响,本地游、周边游成广大消费者出行首选。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夜间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明显活跃,第一批120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3995.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客流量4.76万人次。(新华网)
不得不说,纵然受疫情影响,但国庆假期全国各地的消费依然活跃,并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佐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活力不减,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事实上,无论是在节假日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以近郊游以及夜间文化活动等为主的消费都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这对各品牌和企业特别是线下商家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适应新变化、新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面向本地家庭用户消费场景,相关商家要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做好上新、促销安排,以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吸引和留住更多消费者。同时要做好本地商圈和旅游、住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消费促进举措,切实帮助商家纾困解难,恢复元气。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场景的监管,引导绿色消费、精神消费与服务消费,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云展演”“云旅游”也丰富了文旅体验形式,有效降低了人群聚集,在充实公众生活的同时,提高了文旅惠民的覆盖面。这看似受疫情影响的权宜之计,本质上,是以人为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满足人们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升级使然。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可以相信,随着国家一系列促销费、扩内需政策举措的发力,结合对近期消费数据和趋势的观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谋定而动,再接再厉,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就会得到持续释放,消费活跃的势头将得以稳步延续,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将进一步显现,进而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不断向好。
作者: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