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见绿,让更多的市民在城市里“诗意栖居”

2022年10月13日 16:31: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刘纯银 编辑:文骥

拆除围墙,让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市民游客随时可及。国庆节期间,这样的景象在上海多地上演,复兴公园、鲁迅公园、静安雕塑公园等一批公园拆墙见绿,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

公园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被市民誉为城市 “绿肺”的公园,更是居民节假日休闲乐园。然而,在不少城市,为了便于规范管理,公园四周建起了围墙或栅栏,甚至还有少数地方还要市民买门票才能进入公园游玩。

“环境就是民生”。让人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推进公园“拆墙透绿”,还绿于民。仅上海,目前就有19座公园与8家院校签署功能主题拓展合作项目。其中,上海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古猗园“牵手”非遗传承,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建“非遗主题公园”,推出江南文化讲坛、国风创意市集等公共文化活动。毫无疑问,有墙变无界,不仅拉近了公园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也让“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 正如一位家住公园附近的市民李先生所说:“我经常晨练,现在进公园不用绕路,街边景观也更好看了,走在路上就像已经进了公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为让城市绿心和都市生活更加有机融合,使市民更加舒适、便捷地享受生态建设成果,近年来各地不仅大力推进“拆墙透绿”,而且还加大“口袋公园”建设力度。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要求今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并要求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拆墙透绿”“推门见绿”“留白增绿”等建设,既是探索城市公园开放管理新模式,让公园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加亲民便民利民,也是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不断深化与细化,必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与居民生活零距离,山水草木与城市景观相融相生,市民在城市里“诗意栖居”将成为常态。

作者: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