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共收益多少,具体花在哪儿了——这两个问题对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来说,完全一头雾水,因为“物业没公示,问了也不告知”。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天津、湖南、广东等地20多位业主后发现,多数业主对于小区设施哪些属于业主共有财产、哪些收益应归业主所有并不了解。(法治日报)
如今,我们从进入小区开始,就被随处可见的广告包围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广告的收益究竟应该归谁所有?
根据规定,小区公共场所的产权归全体业主所有,在电梯间、公共通道等处经营广告,必须经业主委员会同意,收入处置也应由业主大会决定。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物业公司却避而不谈,让广告这类小区公共收益成了一笔糊涂账。
小区公共收益应该有本“明白账”。按照相关规定,小区内公共区域经营性收入,至少每年要公示一次,但事实上,不少物业公司并没有真正公开这笔收入的支出明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有的小区的广告等公共收益,往往成了物业公司的“小金库”“私房钱”,可以说,这是对业主合法利益的侵犯。
出现这种情况,大都是业主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自己被侵权了还不知道。有关专家指出,管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既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体现社会基层治理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共收益归属的前提下,应当强化小区物业信息公开透明力度,保障业主知情权,同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增强业主的法律意识,物业公司应该让业主有知情权,及时公布收支明细账,以法治解开公共收益之“谜”。业主应该对相关法律有所了解,敢于较真,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侵犯业主利益的“糊涂账”说不!
作者: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