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宣称具有“降糖”“减糖”作用的“低糖电饭煲”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说起“低糖电饭煲”,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与血糖相关,实际上,低糖电饭煲是指此类电饭煲通过技术手段,在蒸煮过程中降低米饭中的还原糖,煮出“低糖饭”,与降低人体血糖完全是两个概念。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低糖电饭煲体验调查结果,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低糖电饭煲,正确认识“低糖饭”。(11月16日《中国消费者报》)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降糖”“减糖”“脱糖”成了许多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一环。一些人为了达到“降糖”“减糖”“脱糖”的目的,纷纷寻找各种“神器”。正是有那么多的消费者对脱糖“神器”的热衷,于是一些厂家和商家也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适时推出各种“降糖神器”,而“低糖电饭煲”便是其中之一。
据卖家介绍,与普通电饭锅的实底内胆不同,低糖电饭煲内胆底部布满漏水孔,下面还增加了一个收集米汤的盒子。普通电饭锅蒸饭就是连米带水一起煮,水干了米饭就熟了。而低糖电饭煲在把米蒸到半熟的时候,将米汤滤掉,再把剩下的米蒸熟。商家宣称,滤掉的米汤带走大部分米饭中的淀粉,也就是糖分。商家如此神乎其神的“广告”,怪不得消费者趋之如骛地抢购这款“低糖电饭煲”。
但这种被商家吹嘘能降糖70%的低糖电饭煲真的能“降糖”吗?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专家参照我国2019年底发布的最新行业标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进行实验。但结果显示,所谓脱糖电饭锅并没有起到给米饭“降糖”的效果,一些卖家宣称的降糖率达70%更是无从谈起。此外,还有专家表示,使用低糖电饭煲还会导致米饭中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流失,对人体健康不利。可见,低糖电饭煲并“不降糖”,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风险。
因此,笔者以为,低糖电饭煲“能否降糖”,不能光听“商家吹嘘”,还需权威部门“权威发布”。首先,要把好检测关。相关检测部门应有“源头治理”理念,要牢牢把好各种类似“降糖”“减糖”电饭煲的检测关,绝不让一些不法厂家或商家打着“降糖”“减糖”的幌子,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坑害消费者。其次,要加大处罚力度。相关执法部门对故意以虚假、夸大宣传的方式推销“低糖”电饭煲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采取“黑名单”制度,或“高额罚单”,让厂家和商家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切实履行契约,不生产、不销售欺骗消费者的“低糖”电饭煲。其三,要普及相关科普知识。相关部门不妨通过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让广大消费者知晓所谓的“低糖”电饭煲,不仅“不降糖”,而且存有“健康风险”,从而帮助广大消费者理性选购“低糖电饭煲”,确保自身健康权益不受损害。
笔者相信,只要相关权威部门及时做好“权威发布”,从检测把关,从严处罚,科普知识等方面入手,就一定能戳穿低糖电饭煲“不降糖”的骗人把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既避免上当受骗,又远离一定的健康风险。
作者:廖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