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经典儿歌,厚植成长沃土

2022年11月18日 16:19: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万代红 编辑:文骥

  近日,流行歌曲《黑桃A》席卷幼儿园引起网友热议。当三四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口中唱出“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的我只想亲吻你的嘴”这类成人口水歌时,家长们纷纷表示担忧:这些歌真的适合儿童吗?(11月16日 澎湃新闻)

  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偏成人化的音乐舞蹈并不适合儿童,更不能用于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那些年的经典儿歌,曲调优美、歌词简练,像唐诗宋词一样美得充满画面感、意境感和韵味感,时至今日,依然很美!

  传唱经典儿歌,让文化传承植根于童心。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大部分儿歌是以某方面知识作题材,形象有趣地帮助认识世界和社会生活。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因此,幼儿园可以国学经典中的成语典故为主要内容,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点,适当教授儿歌,寓教于乐,用饱含国学经典、成语典故的“文化母乳”滋养孩子的心灵。

  传唱经典儿歌,让中华美德涵养于童心。“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人民警察叔叔手里边……”小时候,儿歌《一分钱》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在反复吟唱中感受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长大要孝敬父母。像这样的经典儿歌,值得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儿歌虽无形,但却用歌声与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中华文化经典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等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可以对涵养儿童的善心、仁爱、孝顺之心,培养其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养成举止文雅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密切亲子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

  传唱经典儿歌,让正确三观贯穿于幼儿成长。“诗言志,歌咏言”,儿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孩子们会在各类活动中吸收学习,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优秀的儿歌既“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它对幼儿树立正确三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应是伴随孩子们成长期的主流音乐,因为优秀儿歌当中蕴含着许多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以教会幼儿懂礼貌和一些做人做事的简单道理,让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学会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在优秀儿歌的带领下,幼儿将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学会明辨是非的道理,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判断事物好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对幼儿的审美意识进行启发,让幼儿逐渐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万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