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捆泼墨”事件反转,恶意炒作流量当罚!

2022年12月08日 14:50: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文骥

12月6日,女子被多名男子捆绑后脸部涂墨水遭殴打的视频在网络传播。浙江临海警方通报,视频中的人员是在相约“直播PK打榜”后,对输的一方进行“惩罚”。目前,7名涉事人员已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极目新闻)

视频中一名女子全身被透明胶带捆绑,两名男子在她脸上涂抹墨水,一男子用啤酒瓶砸她额头,并试图脱去她的鞋子……这样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明显属于涉嫌暴力殴打、侮辱妇女的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惩治,所以一经曝光,立刻激起网友集体愤怒,纷纷要求警方出手。不过,在经警方介入调查后,“女子被捆泼墨”事件反转,原来是非暴力事件,而是“直播PK打榜”后的“惩罚”,也就是双方共同导演的一出“闹剧”。

所谓的“直播PK打榜”,就是主播之间互相比拼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各种表演、争斗等,吸引粉丝观看、打赏。哪个主播获得的积分、打赏多,就为获胜方,而输的一方则要接受惩罚。至于惩罚方式,则五花八门,有正常的唱歌、跳舞,也有化妆扮丑、反串角色等,主要是为了逗粉丝一乐,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但是,后来主播发现惩罚的吸粉能力很强,变成了“流量密码”,于是惩罚开始不断升级,出现了体罚、发红包等。更有甚至,玩起了各种变态、恶心、残酷的惩罚方式,比如自残、就着烟灰水吃盐、伤口处抹牙膏等。此次“女子被捆泼墨”就属于后者,双方目的明确,通过拍下惩罚视频上传平台,借此机会吸引粉丝和流量,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打赏,实现流量变现。

显然,“女子被捆泼墨”事件的内容有违公序良俗,性质非常恶劣。此种故意炒作流量、吸引眼球的做法,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涉案者理应接受法律惩罚,平台也应承担管理责任,对涉案主播的账号进行封停,删除相关内容,消除影响。

今年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要求网站平台的直播打赏榜单全部取消。网站平台在每日高峰时段,单个账号直播间“连麦PK”次数不得超过2次,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不得为“PK惩罚”提供技术实现方式。由此可见,在此案里,平台提供了“直播PK打榜”和“PK惩罚”技术,不能逃脱干系,也要接受处罚,并进行彻底整改,不得再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支持。

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