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刷量”破坏公平竞争

2022年12月16日 16:11: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文骥

随着直播带货日趋火爆,主播在直播间介绍商品时,观看直播的数量、评论、粉丝及销售额,成为行业竞争的基本要素。直播间观看量和评论数越多,主播热度越高,商品曝光度也越高。因此,不少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推出秒杀商品,有的虚构观看人数、造假销售数据,还有的买点赞评论互动数。(法治日报)

在社交电商崛起之后,“刷量”套路新瓶装旧酒,被移植到直播带货领域,甚至还“发扬光大”,进行了迭代升级,比如虚构粉丝、刷点赞等。可无论怎么变换,核心要素都一样,就是花钱“刷量”,通过诱导消费来牟利。

就拿直播间秒杀来看,表面上是主播回馈粉丝的福利,告知消费者需要“拼手速”,调动网友的参与激情,制造秒杀、拼抢的热闹氛围,似乎抢到就是赚到,抢不到就只能怪自己手慢、手机性能差、网速卡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直播间秒杀的套路多多,诸如商品数量注水、0秒提交,0秒付款、水军做托、货不对板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商家可以搞暗箱操作,消费者却无法查证,导致秒杀活动沦为引流工具。

直播带货“刷量”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因涉嫌虚假宣传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众所周知,网络时代流量至上,商家可以将流量变现,流量越大,收益越大,而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部分商家不惜违反平台规定和法律,通过弄虚作假刷流量,给自己的店铺、商品“涂脂抹粉”,借此来欺骗消费者,进而诱导购物消费,赚取非法利益。

近些年来,监管部门对网络违规刷量现象高度重视,频频采取行动重拳整治,并出台了相关法律规章,明确“刷量”属于违法行为,平台和商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结合实践操作和各方意见来看,依法打击网络“刷量”需要坚持常态化工作,不能松劲,不给违法者喘息的机会。同时,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打击商家“刷量”,引导和鼓励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严厉打击相关“黑灰”产业链,从而彻底斩断利益链条。

目前,网络“刷量”已经形成了产业链,犯罪分子分工合作,提供注册账号、吸粉、刷量、转账等一条龙服务,成为商家违规刷量的帮凶。而且,“黑灰”产业链隐藏较深,打击难度也大,需要各个部门与平台、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并鼓励民众积极举报线索,织密法网,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让“黑灰”产业链逃脱不掉。

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