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贻害无穷 亟须合力整治

2022年12月20日 16:03: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文骥

“他们不但嘲笑我的长相,还把我的照片传到网上,做成表情包。现在我一去饭堂就会被大家认出来……”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初二学生袅袅哭诉道,她已经被网络欺凌近一年时间了,身心都受到巨创。(法治日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模式的创新,网络欺凌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网络欺凌脱离了学校和家庭的视线,青少年无论是欺凌他人还是被他人欺凌,都难以掌握边界和分寸,往往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而网络欺凌行为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网络暴力,比如曝光他人隐私、进行网络恐吓、超限度的语言攻击等。如何净化网络,在虚拟世界中防止欺凌问题出现,已经非常急迫。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校园网络欺凌起初都源自线下矛盾,而网络成为报复或威胁对方的手段。有较多的校园网络欺凌都是在熟人的社交圈子内展开,比如社交群、社交空间和朋友圈等,这样的网络欺凌对被欺凌者伤害更大。而那些施暴的学生也逐渐上瘾,愈发放肆。有些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他人欺凌同学的视频,给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被欺凌者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形成孤僻性格,有时还会报复在更幼小的学生身上,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非法外之地。现实中,绝大多数校园网络欺凌都是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传播的。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让大家有更强的辨别能力、更强的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减少网络欺凌。

要预防校园网络欺凌,平台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在源头上、在实名制上抓实抓细;在内容动态管理方面要加强技术审核和人工审核,随时关注网上关于校园欺凌的动态,遇有意外情况随时采取行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诉机制,且畅通有效,及时反应、及时处置,防止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要建立黑名单,限制屡次参与校园网络欺凌人群的权限,平台还应该积极进行正能量生态建设,比如对不良内容进行提示,通过数据建模、AI识别等做一些跟踪研判工作,提前介入、提前预判、提前采取措施等。

作者:周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