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消费券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须做好“三篇文章”

2022年12月23日 14:53: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红军 编辑:崔凤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为促消费、稳经济,多地近期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涉餐饮、家电、文旅、百货等多领域,规模普遍较大。新一轮消费券呈现发放领域有侧重、投放渠道多元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全国超过40地宣布启动消费券发放相关活动。从消费券支持的消费类别来看,服务性消费类别集中在餐饮消费、文娱旅游等,商品消费则集中在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领域。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明确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12月8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提出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公路及航道、船闸防疫检查点“应撤尽撤”……为了适应新形势,重拾人间烟火气,各地相继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凸显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制度善意。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点子上。发挥好消费券对市场的撬动作用需要做好“三篇文章”。

  消费券要涉足民生领域,加大对困难救助群体的救助。当前,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困难群体的面在扩大,政府发放消费券首先要考虑到弱势群体。“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须行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元旦即将来临,元旦过后春节接踵而至。要把消费券变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利好,变成两节急需物资或者现金红包,直接送达困难群众手中,让这些困难群众直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走访慰问,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恩泽眷顾到每一个弱势群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道必答题。

  消费券发放要重点领域重点倾斜,防止平均用力。眼下,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但是遭受疫情之困行业之间还是有程度的不同,比如家电行业、餐饮行业、文旅产业往往受到的冲击较大。尤其是餐饮业,门面冷清,烟火气不旺,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局。发放消费券应该对这些重点行业实行政策倾斜,刺激人们愿意到这些地方消费。否则,平均用力,搞人人有份,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效果。重点行业和领域实行重点照顾才是应有的“发放姿势”,才能起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消费券发放要实行严格的监管,确保消费券发放的公平与公正。从这几年的过往情况看,消费券的发放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发放手段单一,没有体现出消费券发放的普世价值;更有甚者,消费券竟然成为一些单位的“福利”进行发放,这个问题必须予以正视。消费券一旦成为“唐僧肉”,就与发放初衷南辕北辙。发放对象有特定对象,特定人群,这一点必须厘清楚。一方面,审计部门要适时介入消费券发放的监督全过程,防止沦为某些部门的牟利工具;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社会监督,发动群众进行举报和监督。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决不能让消费券失去应有的作用,助长社会不正之风。

  眼下,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各地发放消费券正在金锣密鼓地进行。用消费券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撬动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好事要做好,善款要善用,需要防止剑走偏锋。只有把钱花在点子上,把好钢刚用在刀刃上,才能产生真正的“消费效应”,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