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宋楠去年大学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她看到“00后靠副业月入上万元”的新闻,很感兴趣。“宣传页上说不需要相关经验,也不用声音好听,有手机或平板就能配音。1元就能试听,还有资料可以领取。”宋楠说,“老师还展示了一些学员的收入明细,告诉我们学完1个月的培训课程就可以接单赚钱,让我十分心动。”(上海法治报)
除了配音课程,视频剪辑、自媒体运营、证书考试、平面设计……多种多样的“副业培训”抓住年轻人的需求,应运而生。近来,一些求职者被花样繁多的线上技能速成培训课程所吸引,这些课程打出低门槛、高回报的诱人广告招揽学员,但却存在课程内容质量低、诱导消费、退费难等问题。专家认为,破除“副业培训”陷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帮助青年群体客观认识自身兴趣、需求、能力特征等,通过正规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PPT制作免费试听、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配音,月入过万元”、“轻松考取营养师证书,下班后轻松赚钱”等等,一些求职者被花样繁多的线上技能速成培训课程所吸引,想学一门手艺傍身。这些培训机构将目光瞄准择业过渡期的年轻人、全职妈妈、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打出低门槛、高回报的诱人广告招揽学员。实际调查发现,不少“副业培训”套路重重。有学员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有机构不断诱导学员购买软件和设备,还有机构宣传“不过退费”,但后续却不履行退费承诺。
“副业培训”陷阱重重, 监管须齐心合力。眼下正是春季招聘重要阶段,大量求职者上网求职。针对各种各样的“副业培训”乱象,有关专家表示,问题的根源不是“培训”本身,而在于不良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漏洞,抓住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的迫切需求,通过“虚假宣传”和“虚假培训”进行牟利,而一些当前求职不太顺利的求职者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因此,要提高警惕,多些理性,保持清醒头脑,要拒绝“高薪兼职”诱惑。提升技能辅助求职的想法没有错,但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要经得起“副业培训”机构的诱导,识破其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严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
治理“副业培训”陷阱,需要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多方联动、携手共治。通过广泛宣传,让每位求职者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惕性,筑牢自我保护的第一道防线;要强化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资格审查,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要坚决给予取缔;要加大监管力度,斩断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知名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细化专项法规、细则,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
作者:周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