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这种‘毒玩具’给孩子玩的,你家没孩子吗?我媳妇还给买回来那么多……”近日,一个吐槽孩子身边“毒玩具”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博主展示了泡泡胶、奶油胶、史莱姆泥、火漆印章等各种“毒玩具”。在视频下方的留言区,有不少人担忧地说道,现在一些质量不过关,对身体有害的“毒玩具”,由于颜色多样、造型奇特等原因,成了“网红玩具”,正铺天盖地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里。(法治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以“新、艳、奇、炫”为卖相的泡泡胶、奶油胶、史莱姆泥、火漆印章等新晋“网红玩具”,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流行。然而,这些“网红玩具”却成了“伤娃利器”“沉默杀手”,要么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要么存在安全隐患。以“可以锻炼孩子专注力”的火漆印章玩具为例,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投诉称孩子玩火漆印章被烫伤,还有家长称孩子玩后产生头晕、恶心、鼻炎加重等情况,并附上了照片和视频。
据了解,火漆印章加热后会释放含铅等重金属和氨气等有害化合物。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曝光了一批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火漆印章类产品,并发出消费警示。监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产品加热部位周边温度升高过快,存在烫伤风险;一些火漆印章类产品使用糖果替代火漆蜡,将“可食用”作为卖点,而这些糖果被打包进火漆印章礼包,没有配套供溯源和查验的标签标识,质量和食品安全性存疑。
从媒体调查看,火漆印章等“网红玩具”不少是“三无”产品,没有具体的厂名厂址、成分说明等关键信息,且缺乏使用说明、风险提示,却堂而皇之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流通,暴露出监管部门、平台对此类“网红毒玩具”的监管存在漏洞。显然,对于儿童玩具市场,从生产到销售都须强化监管,拧紧安全阀。尤其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督促厂家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生产,从生产源头就杜绝“网红毒玩具”的产生。
对家长来说,也需增强防范意识,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儿童玩具,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标识和风险提示信息,努力把“三无”产品拦在家门之外。同时,履行好监护人职责,监督、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玩具,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在玩耍时,家长最好能够全程陪同,以便在孩子作出危险行为时可以及时阻止,从而更好守护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