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夜经济”不断升温,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烟火气。其中,“夜宵局”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大排档等场所不时会出现剩菜摆一桌的现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贯穿到餐饮消费的全过程,“光盘行动”不能只落实到一日三餐,夜间市场也应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梅州日报)
眼下,正值炎炎夏日,不少市民都有边乘凉边吃夜宵的习惯,于是“夜经济”便应运而生。“夜经济”的升温,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为城市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
但据了解,随着“夜经济”的升温,夜宵也成了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在一些夜宵摊上,很多消费者点了龙虾、烧烤、螺蛳、炒面、啤酒等食物和饮料,但由于过量点餐,结果导致吃不完而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之,很多消费者没有养成剩菜打包的良好习惯,这也让食物浪费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外,夜宵摊老板也没有承担起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的义务和职责,这也是导致食物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以为,要防止夜宵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还需监管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既要督促消费者“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又要督促夜宵摊贩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服务,合力避免夜宵食物浪费行为。
同时,消费者也要本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消费理念,做到“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切忌造成夜宵食物浪费。
此外,夜宵摊贩也要承担起“提醒消费”的义务和职责,既要对消费者的过量点餐行为进行必要的提醒,又要对消费者的不打包习惯进行必要的提醒,切忌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任凭消费者“过量点餐”“剩菜不打包”,而造成食物的浪费。
相信,只要监管严督查,再辅以消费者的适量点餐、剩菜打包,以及摊贩的必要提醒,就一定能有效防范夜宵食物的浪费行为,从而避免夜宵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作者:廖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