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披着“科学外衣”的“测天赋”忽悠

2023年09月25日 16:13: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文骥

  “想早点发现儿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9月14日,王明浩拿到了花费1980元为4岁儿子做的天赋检测报告。翻开这份长达14页的报告,里面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工人日报9月25日)

  这是半个月前王明浩在电商平台某生物旗舰店下单的一个智商、情商、运动、艺术4大天赋潜能检测项目。3天后,他收到检测机构寄来的采样工具,并按照说明书采集儿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并寄送给检测机构。花1980元给孩子测天赋,只为找到培养“捷径”,这不是“笑谈”。

  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推出相关服务。浏览多家电商平台天赋检测相关店铺发现,这些店铺展示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没有员工资质、项目资质、所用试剂资质等证明。一些商家还表示,天赋基因检测服务没有项目资质是因为它还是新兴行业,技术门槛高,一般机构做不了。

  在一些电商平台,天赋基因检测业务每单价格400元到1万元不等。价格差异对应的是检测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价格高的包含语言、音乐、逻辑思维、肢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社交、自然探索、自我察觉8大类40项天赋能力检测。部分商家还标注了适检人群为0~12岁的儿童。还有的声称可以邮寄到境外实验室检测,比照的数据库更庞大。

  有专家表示,当前很多疾病可以在基因上找到病因,通过基因筛查,还可以避免一些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生,甚至有不少常见的慢性病也可以在基因上找到根源,并通过基因干预加以预防、诊断、治疗。但是市面上的许多检测机构不具备检测能力,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

  据了解,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

  一家专门做天赋检测的某生物旗舰店客服透露,机构会特意在报告首页写上特别说明,“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不能预测未来命运,不要贴标签,不必互相比较。结果仅是参考资料,不是最终结论,想要成功,离不开后天努力”。尽管如此,仍有家长反复咨询检测能不能帮助选择兴趣班,能不能发现最佳学习方法,能不能分析优势学科。这部分家长的焦虑及其愿望,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别被披着“科学外衣”的“测天赋”忽悠。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比如,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相反,某个基因突变导致智商很低是完全能够检测出来的,如结节性硬化症,但这是基因检测在医学上的应用。

  有专家表示,当前的一些基因检测项目,如检测孩子的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等,都是出于猜想和武断,这种做法本身就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只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只想着如何安排好孩子的人生。

  先不说按报告培养能不能成功成才,单就按“说明书”培养,也会让孩子失去很多乐趣与磨练。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监管,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针对前者,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其发展。针对后者,应严格禁止其入市,以维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作者:周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