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扬州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了解到,当市民沉浸在“买买买”时,各路骗子也在备战“双11”。(扬州日报10月31日)
近日,市民周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内有两个信封及一张“备战双11”的小纸片,扫描小纸片上的二维码可加入一个叫“商家好物资”的微信群。能够以低价获得商品,这样的消息令周女士喜出望外,她随即加入微信群。
进群后,有专人一对一指导周女士。对方自称是某外卖平台的官方人员,并向周女士介绍了一种兼职赚钱的渠道,那就是下载“富兴通讯”APP可以刷单返利。周女士便按对方的要求把家庭住址和卡片编码给了过去,此时对方称首单任务已完成,还赠送了一瓶洗衣液。领取到免费礼品后,周女士对他们深信不疑,于是,就联系了APP的客服助理“蓉蓉”进行刷单。客服声称刷单返利的钱都会存到“富兴通讯”APP的账号上。一开始,周女士在客服的指导下进行的小额刷单都可以返利提现。尝到甜头后的周女士,觉得赚外快的机会来了,便在客服诱导下进行大额垫付充值。按照前几次的经验,不断加大投入后,周女士发现自己的本金和佣金都无法提出。这时的周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共损失22万余元。于是,周女士报了警。
警方立案后,从聊天记录,微信群以及相关APP等线索进行研判,初步判断受害人遭遇了不法分子以“备战双11”为幌子实施的陌生快递诈骗。近期,有不少市民报警称,收到陌生快递,情形和周女士一样。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大都市民做好了“买买买”的充分准备。殊不知,骗子也在伺机而动、运用种种骗术“备战”“双11”。常见的诈骗套路首先是陌生快递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市民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收货地址等,然后利用邮寄的方式广撒网,给市民邮寄纸巾、洗衣液等小礼品和二维码。市民扫二维码后,骗子会冒充电商平台客服,通过免费领取礼品、参加平台各种福利活动等方式,来获取市民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如果有人收到这样的快递,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要以为“天上掉馅饼”,千万不要扫上面的二维码,对于来路不明的快递,通过快递公司或购物网站等官方渠道进行信息核对。另外,扔掉小礼品、宣传页前,务必将上面的二维码涂抹掉,避免其他人捡到后上当受骗。
其次是冒充客服类诈骗。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后,诈骗分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的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如遇这种情况,可直接拨打购物网站的客服热线进行查询举证。同时,网上购物时,应选择信任度高的电商网站,不要随意注册不知名的购物网站;
再就是虚假红包诈骗。“双11”期间,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社交平台诱骗大家点击,当你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要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当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没有到账。这是骗子瞄准“双11”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对此,大家要慎之又慎,不能任性随意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还有,骗子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消费者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
骗子也在备战“双11”,有关各方不能“打瞌睡”。面对以上种种骗术,消费者首先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别被不法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迷惑,别贪图小恩小惠或轻信“天上掉馅饼”,悠着点、稳着点“买买买”,以防被骗;监管执法等部门不能“打瞌睡”,须实时出击,加大督查和打击力度,不能让骗子的骗术得逞,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作者:周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