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近日介绍,将在昌平、朝阳、顺义、西城等区选取部分外卖集中的区域作为试点,在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单独的外卖餐盒回收桶,开展规模化外卖塑料餐盒回收。(北京日报)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已增加到5.2亿。据相关预测,2023年,外卖塑料垃圾的产生量可能达到60万吨到100万吨之间。海量的餐盒给环境治理造成很大压力。
一次性塑料餐盒具有变废为宝的“潜力”。据统计,外卖餐盒中塑料制品约占60%-80%,其中超过90%为PP塑料材质,再生价值较高,回收加工成颗粒之后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家居等行业。如果能大范围推广外卖餐盒回收,必定能增加餐盒的可再生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量,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说,可谓一举多得。
长远看,完善回收体系是破解外卖垃圾困扰的根本出路。以前,餐盒回收不是没想到,也不是没企业去做。但由于机制不健全,效益低下,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看,缘于机制缺位,利益平衡点没抓准。
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补贴的办法。谁生产、谁使用,就由谁承担善后责任。利用经济杠杠,撬动这一机制,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有利于推动塑料制品减量,从源头减污;二是倒逼生产端开发性价比高的替代品,前置环保关口。
面向未来,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外卖餐盒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和引导,才能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另一手要抓住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如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和精度,保障回收效益,形成稳定的产业体系。
外卖塑料餐盒变废为宝,百姓充满期待。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回收体系,形成变废为宝科学定式,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中才不会给环境增加过多负担。
作者: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