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亟需标准规范引领

2024年03月06日 15:03: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潘铎印 编辑:文骥

“预制菜目前发展快速,但由于生产监管等环节缺少国家统一标准等原因,出现预制菜生产质量良莠不齐、产业发展野蛮无序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对记者表示,应规范预制菜行业发展,提高准入门槛,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3月6日,中工网)

预制菜是对食物进行工业化生产及卫生、科学包装的半成品菜,让消费者、单位食堂和餐饮企业省去买菜、洗菜、切菜、调味等工序,只需经过炒、蒸、炸等烹饪方式,就可以做出美味佳肴。目前,市场上的预制菜按照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预制菜。

近年来,随着食品保鲜技术以及冷链物流业迅速发展,预制菜市场持续升温。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51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0720亿元。这个万亿级赛道炙手可热,行业企业争相竞逐。然而,预制菜行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没有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和操作规范流程,导致一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让大众对于预制菜的食品安全、营养品质等存有质疑。

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需要专业的产业标准和评价体系。随着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预制菜提出品质要求,而不是仅满足于方便。对于预制菜来说,“营养”和“安全”是最引人关注的两个话题。前者可以通过技术来提高,后者需要通过监管来实现,由此需要建立明确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作为舌尖上的新产品,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也是行业的最基本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尽早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条件。

尽快出台预制菜的全国统一标准,规范引领行业发展壮大。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从原材料、加工、包装、标签标识、贮存配送、还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标等多方面作出明确的标准规范,以引导各企业进行规范化生产。作为工业食品产品,预制菜需要从原料品质、加工工艺、食品营养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并对产品储存、冷链运输等作出相应规范要求,以确保食品品质、安全性以及风味的稳定性。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应严守食品安全底线,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规范生产,严把质量安全关,加强产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