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返2元”“点赞赠礼”……许多消费者都收到过类似的卡片或提示。互联网时代,“高评分”往往代表着“好口碑”“高流量”。不少商家为提高自家店铺评分,利用“好评返现”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给出好评,不仅存在不正当竞争之嫌,也会对其他消费者造成误导,影响平台评分系统的可信度。(8月22日,中国新闻网)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电商平台凭借其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迅速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电商市场的繁荣发展,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采取了“好评返现”的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虚假评价。商家通过利益诱导消费者,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评价,使得评价本来所具有的展示商品服务体验的功能被消解,误导潜在消费者。
好评返现,商家通过提供现金或优惠券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给予正面评价。与以往明目张胆地于网络平台主页上标识“好评返现”等字样不同,现如今,商家往往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将“好评返现”的信息通过小纸条、小卡片等方式附在商品包装中。商家通过给予不同形态的利益来引导消费者给出好评,看似“互惠互利”,实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使得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状况发生错误的认知。
给泛滥的“好评返现”戴上“紧箍咒”。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不正当评价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台要履行好管理责任,完善评价规范制度,优化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刷好评行为的监控识别能力,并设置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商家的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倒逼商家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促进商家形成正当竞争、诚信经营的意识,确保平台的公平性和诚信度。
对消费者来说,应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好评返现”产生的成本,其实隐藏在商品价格中,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消费者不要被小利诱惑,作出虚假评价,要增强诚信观念、法治意识,不当“好评返利”的拥趸。
作者: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