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基层宣传要视频,更要“适频”

2024年11月08日 16:03: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郑勇钢 编辑:文骥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自媒体软件、平台的兴起,多地政务新媒体向短视频平台延伸。通过拍摄视频短片的方式,宣传基层工作、展现治理成效,成为基层推进组织工作的一种新现象。短视频的引入不仅带来了基层工作展示的新视角、宣传的新方法、动员的新途径,也为加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搭建了一座“连心桥”。

但值得警惕的是,拍摄短视频风潮若偏离了初衷、浮于了表面,演变成“真人秀”“政绩秀”,短视频的拍摄就失去了夯实基层组织、凝聚干群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与意义。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某乡镇为了宣传一次小型的文化活动,要求基层工作人员拍摄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视频,从活动的筹备、开展到结束,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和精心制作,基层干部被迫耗费大量休息时间。无独有偶,当前一些地区“各种专题片、宣传小视频满天飞,为宣传而宣传,结果钱花了,效果也没凸显。”在拍视频、做展示上搞“内卷”,使得基层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基层单位拍摄视频,本意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传达工作成果,增强公众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和认可,实现树立正面导向、传授工作经验、促进全域实干等效果。如一些地方通过短视频展示基层党建活动,让党员成为主角,从脚本创作到实施拍摄,把镜头对准普通党员,从而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然而不考虑效果,一味作为“活动标配”制作视频,则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让本该成为助力的视频成为基层工作者的负担,沦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表现即“视频形式主义”。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工作者精力有限,若大量时间被拍摄、制作视频占据,如何保质保量完成主责主业?因此,拍视频更应重“适频”,要注重实际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视频拍摄任务,避免频繁、强制性的视频制作要求,避免为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工作的实质内容,从而滋生形式主义新土壤。

作者:郑勇钢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