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警惕“层层提速”沦为“层层失速”

2024年11月21日 15:08: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郑勇钢 编辑:田莉

  “有的任务推进到每一级,都会提前一个时间期限”“有的工作原本需要一周完成,到了基层却成了当天反馈”“有时上级部门上午刚下通知,就要求下级部门下午下班前提交报告”……近日,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一些上级机关部门在项目设计和工作推进时存在随意加数量、增速度、提标准、缩时限的“层层提速”现象,这种“昨日播种,今日催收”的做法让广大基层干部压力倍增,苦不堪言。

  给各项任务设定完成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进政策落实,有助于应对紧急情况、保障重点项目落实,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很多工作最初的完成“时间表”,也是按照客观规律、实际情况等设定的。但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层层“克扣”时间,追求“最快速度”,结果到了基层,时间就由“充足”变成了“紧迫”,不仅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和负担,甚至会催生“纸面落实”的不良现象,使得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以加班加点来满足“时效”,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导致身心俱疲,影响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层层提速”违背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看似加速冲刺,实则是急躁冒进,“提速”一旦“失速”,很有可能酿成“事故”。

  “层层提速”背后,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作风问题、政绩观问题。一些上级部门对基层工作缺乏深入了解,缺乏调查研究,却又急于求成,便采取“一刀切”的提速策略。看似一级更比一级严格,实质是在给自身预留空间,将“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留给基层,是典型的不担当、不作为。

  提速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把控速度,在预留时间余量和保障完成度之间找到平衡点。要科学设置工作时间。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从基层的角度出发来设定时间。制定时间表时,要深入调研基层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平均工作效率,充分考虑到基层的工作能力、资源调配等因素。在任务下达过程中,要保持时间余量的合理性,不能盲目压缩基层的工作时间。要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若发现时间安排不合理、“层层提速”“层层加码”的情况,要敢于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上级部门也要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针对基层合理反馈要及时进行调查和调整,确保工作安排的合理性。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层层提速”会扰乱各级各部门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健康工作体系,并影响到上级部门的汇总和决策。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干部群众对“层层提速”等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举报。对于查实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有效震慑和警示。通过这种监督和问责机制,来约束各级部门的行为,保证“层层提速”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增加基层负担。

  作者:郑勇钢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