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时评:实干绘就川西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11月27日 15:15: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张继 编辑:崔凤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川西地区结合自身优势,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乡村产业上,走出一条增收致富之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川西地区地处高原山区,海拔高,光照强,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在产业发展上多以农牧业为主。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从特色果蔬到高原畜牧业,从林下产业到药材种植,从乡村旅游到冰雪旅游等,各地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挖掘产业、旅游、文化资源特点,因村施策,明确主题,按照“一村一品”培育发展新业态,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以阿坝州的黑水县扎窝镇为例,该镇抢抓产业发展“牛鼻子”,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探索出养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统筹推进县域特色养殖业发展,打造致富惠民新引擎,为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走出了新路径。川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气候资源,各地既要从全域一盘棋的角度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也要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在乡村建设上,走出一条旧貌换新颜之路。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全力推动村容村貌焕新颜,这是乡村建设的“必答题”。各地紧扣目标任务,坚持组织引领、示范带动,促进基础设施加速向农村延伸,环境整治加速向农村铺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向乡村拓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阿坝州壤塘县岗木达镇岗木达村道路建设为例,岗木达村道路建设项目全长约875米,将从双车道扩宽为四车道,同时将配套建设人行道、绿化带、路灯等附属设施,不仅能改善当地交通状况,方便群众出行,还将进一步完善当地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乡村建设为人民,乡村建设靠人民。各地要加大投入,持续提升公共基础设施,让家园更美。
在乡村发展上,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实现脱贫摘帽之后,关键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产业发展看,川西地区的发展基础都不厚实,需要持续用力、加码加力。对此,各地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性任务,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从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到全覆盖常态化多渠道开展监测摸排,再到高水平构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体系等,各地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坚守初心使命,拿出了乡村发展的务实举措。从持续健全精准帮扶体系,到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保障政策,从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到大力推动消费帮扶、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行走在川西地区,幸福质朴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川西大地徐徐展开。(作者:张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