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时评:坐动车游川西,交旅融合绘出流动的“美丽风景线”
2024年11月28日 15:15:2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崔凤娇
2024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通车一周年。一年前,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它历经10余年建设,承载着川西人民多年的期盼,凝聚着国家、政府和铁路主管部门浓浓的关怀。该线路途经三星堆、中国年俗村、中国古羌城、牟尼沟,并串起九寨黄龙等旅游景区,成为穿越龙门山前往川西的“钢铁巨龙”,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
“飞龙”穿阿坝,“天堑”变通途。今年8月30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也正式开通运营,九寨沟景区由此成功接入“动车版图”。数据显示,自川青铁路镇黄段的开通运营以来,九寨沟景区游客日均量已跃升至20542人,同比增长42%;黄龙景区日均游客量达到10560人,同比增长8.5%,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铁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对川西北沿线的旅游、农业等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充分彰显“坐动车游川西”的强大吸引力和广阔前景。
畅通交通大动脉,赋能交旅发展大格局。川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因交通条件制约,部分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作为铁路大通道的川青铁路,打通道路“断点”,实现到川西旅游圈的“快进”,人流如织、物流畅达、资金流快速涌动。截至11月1日14:00,2024年,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5117342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7.97万人次,超2015年历史最高接待纪录509万人次,超2007年历史最高入境游客接待纪录23.9万人次,实现双突破。近年来,川西地区围绕交旅融合创新,以阿坝州为例,当地联合铁路部门推出川青铁路镇江关站旅游客运专列,由旅行社统一组织、公路运输统一调度,实现游客“下火车、上包车、进景区”无缝衔接。此外,随着今年巴中至南充高铁开通,这条纵贯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的线路,在公铁融合助力下,“火车+汽车”的便捷出行,多个红色旅游点位“串珠成链”,推动交旅高质量发展“快马加鞭”。
做优服务体系,擦亮交旅名片展形象。动车带来的不只是“时空压缩”,更让文旅产品插上腾飞的羽翼。近年来,四川相继提出打造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交旅融合示范区,编制红色旅游交通专项方案和规划,一方面充分提升旅游资源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加强公路交通与城市道路、景区道路的顺畅连接,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旅游环线,构建“慢游”交通网络。让人们驻留沿途站点,参观“清白文化”的地标遗产、打卡最生动最鲜活的文物、邂逅一个私藏众多避暑秘境的小城等等。正所谓“九寨沟不只有九寨沟。”川西地区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于一身,动车带来的“流量”不仅输送到了九寨沟景区,还通过当地打造的多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流向更多景区景点,如神仙池、爱情海、甲勿海·熊猫园、金猴谷、九寨华美胜地、九寨云顶、世外罗依等,拓宽了大众感受生态之美的旅游圈。
执立民为本之笔,打通群众幸福黄金通道。“新天路”筑梦高原,打开沿线人民通往幸福的大门。川青铁路问世,关系着一方百姓的福祉,不仅为助推川西地区社会经济昂扬向前构筑起一条“新跑道”,也让经济新格局催生现代化五彩斑斓生活底色,科技、贸易、信息等资源交互愈发紧密,为旅游业、农产品业等行业发展升级提供助力。如原本旅游旺季到11月就结束,来年6月才能慢慢恢复的阿坝,冬季也成了旅游旺季。道路通,则百业兴。新时代,铁路建设亲于民、融于民、利于民。川青铁路穿山越谷,带领沿线人民一路飞驰,将绿水青山、冰川雪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跑出乡村生态振兴,跑出乡村文化振兴,跑出乡村产业振兴,“激活”了川西乡村全面振兴“一池春水”,让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被拓宽,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一首路通、人和、村美、民富的奋进曲在川西大地激昂奏响,让一幅交旅融合向未来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作者:唐代远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