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地评线

太阳鸟时评:做好“旅游+”,让“诗和远方”点亮群众致富梦

2024年12月06日 17:26: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唐梦竹 编辑:文骥

乡村振兴如春风化雨,滋润川西高原的万千村庄。绿色农牧业、生态工业、全域旅游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活力。

阿坝州全域旅游方兴未艾、汶川县的甜樱桃为果农撑起“钱袋子”、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以农旅结合的模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的“农博+”小金苹果共享农庄成为新亮点、“有机之州”的甘孜州……川西各地既有独特的文化、生态、体育、农业等优势,又主动创新,善于做好“旅游+”文章,聚焦新时代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新需求,着力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做优做强文旅产业,点亮群众致富梦。

“旅游+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光彩。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文化是旅游灵魂,川西各地善于挖掘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找准文旅产业发展“突破点”。从羌碉营造技艺、羌族羊皮鼓舞、花儿纳吉情歌、羌族口弦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甘孜踢踏、藏文、木雅锅庄……川西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成果展、特色人才选拔大赛、塑造了以民俗节庆活动为代表的旅游品牌等,凸显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丰富旅游内涵。

“旅游+农业”,跨界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民以食为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在住宿、餐饮、“土特产”上下功夫,着力让“希望田野”留住更多的人。汶川县依托甜樱桃,让游客到果园体验采摘乐趣;阿坝州纯牧业县红原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推进牦牛标准化养殖,增加牧民收入等,川西各地大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在促进农旅融合中,创造文旅新业态,促进农业新发展,提升农产品价值,让更多的农民受益,推动农旅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

“旅游+体育”,将体育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随着篮球“村BA”、足球“村超”等乡村体育活动“火爆出圈”,体育赛事成为乡村游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茂县以中国古羌城、叠溪松坪沟景区等为重点,相继开展了四川省“百万群众迎新登高”环羌城酷跑、松坪沟山地马拉松、九鼎山全球越野挑战赛等体育赛事,吸引了3万余游客参与其中。依靠“村字号”体育赛事,打造旅游新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既吸引了众多游客,又展示了羌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让体育流量变发展增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旅游+生态”,让山水“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景色优美是川西的一大优势,是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让“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关键在坚持市场导向,打造生态品牌,推动旅游和生态的融合发展。比如,红原县牦牛文化节、松潘羌族特色村落等,依靠自身的生态优势,创新发展思路,让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推动着户外露营、写生摄影、休闲观光、避暑康养等相关业态的发展,放大了景区的生态资源优势,更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唐梦竹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