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作业熔断机制”,需从根本上转变育人理念
2024年12月12日 15:06: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段可 编辑:文骥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提出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老师会根据情况作出教学调整,促进孩子学习更加有效。(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作业熔断机制”,顾名思义,是在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时,触发的一种保护机制。它犹如一道防线,守护着学生成长。当学生的作业量超过一定限度,或完成作业的时间过长,影响到学生的休息与睡眠时,这一机制便会生效,为学生减负松绑。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
然而,要真正激活这一机制,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育人理念,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迈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肩头。人们过于追求分数与排名,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业熔断机制”的出台,无疑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有力挑战。
要转变育人理念,首先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是人格的塑造与灵魂的滋养。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收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深厚学识,又有高尚品德;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激活“作业熔断机制”还需要我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无效与重复的作业负担;家庭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与休息时间;社会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成才观,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机会。
“作业熔断机制”的出台与实施,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与积极应对。要真正激活这一机制,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育人理念,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作者:段可
(来源:四川新闻网)